第六百八十九章 汉寿之战(二)

汉皇刘备 青牛道人 2363 字 2024-04-20

却说于禁在沅水上游筑堤拦水,被汉寿城中探得动静,满城文武得知,心中寒透。这曹将竟然如此毒辣,于是便有人上前,对沉吟不语的太守道:“府君,外有强敌,为满城百姓计,还请府君早作打算。”

一人开口,便有无数人附从:“还请府君早作打算!”作什么打算?快降了呗。为孙将军效力不是不行。抛头颅洒热血也行。但没说一家老小也要跟着死啊。两位大佬相争,我们下面这些小鱼小虾没必要如此牺牲吧?

太守自然知道这些人心中的主意。有些是确实不忍见汉寿被毁,千家万户流离失所。有些却是心中另有算盘,只是之前被自己武力压制。如今在沅水这个致命威胁面前,便不再隐藏了。

太守心中一叹,沅水一决,自己就算能逃出去,这汉寿城也要被殃及。罢罢罢,反正是守不住,索性便让与那厮好了。上天有好生之德,自己又何必多造杀劫。

心中念头一转,便唤来心腹,道:“你且持我印信去见那曹将,便言本官欲让汉寿城,令他莫要决沅水来祸害汉寿百姓。”

心腹听了,便匆匆打马而去。这边,太守便对群僚道:“我受孙将军厚恩,虽能力浅薄,守不住汉寿。然亦不愿降曹。今让汉寿,我将率部退往长沙。诸君愿随者,可去府中收拾。不愿者,便留城中罢。”

说完,也不理众人,转身入后宅去了。

武陵太守的心腹打马径至曹营,高举印信,道:“我乃武陵太守之使,特奉命来见此地将军,还望通禀!”

不一会,于禁打马而来,召见使者,乃道:“寻我何事?”

这使者便把武陵太守的话一说。于禁心中一转,便知此事应当为真。武陵太守既然知道了自己要决沅水,估计也是知道再硬扛就跑不了。所以开始示弱要让城。

于禁心道,早如此,多好?

于是便让人继续筑堤拦水,在没有真正占据汉寿城前不要停。便问使者何时交接。使者又打马回城,通禀太守。一来一去,说在三日之后。

二天后,深夜,武陵太守率部曲,退往长沙。到第三日,于禁醒来,营外却是来了一伙人,正是自愿留下,见曹氏势大欲归的诸人。

武陵太守见势不妙已经先跑了。他们也被太守给瞒住了。既然太守没了,大家一商量,得,还是先去城外,把曹军给迎了进去吧。不然待在城中,总觉得有些提心吊胆。

于禁得知武陵太守提前跑了,心中愕然失笑。暗道你便与我明说,让我别追。我又岂能不允。何必如此?

于禁荡平武陵,便上报曹仁,言武陵已定。

武陵太守率着残部到了长沙,黄盖出来接住,道:“兄何故至此,莫非武陵有变?”

武陵太守便把诸事一说,叹道:“那于禁欲决沅水而淹汉寿城,我自忖不能守。为留存元气,故先退却,以待明日。”

黄盖见武陵太守麾下仍有二千余兵马,心中大喜,暗道,自己前番与曹仁大战,折损颇重,若得了此部人马补充,何惧曹仁南来?

于是便迎武陵太守入城。太守知自己如今失了地盘,在长沙也说不起话。又知黄盖为主公麾下旧将,能征善战。心道便将兵马托付于公覆,自己闭门不出,以待将来好了。若主公胜,自己也有赠兵之功;若主公败,自己于曹氏有让汉寿之义。现在退一步到岸上,坐观成败好了。

心中打定主意,便趁着当晚黄盖设宴为其洗尘之时,对黄盖道:“公覆,我负守土之责,却胜不得曹将,无奈而弃汉寿。心中惭愧,又征战多日,心神疲惫,身体不适。愿将部曲尽数托于公覆,而安心静养。不知公覆意下如何?”

瞌睡来了就送枕头。黄盖听了大喜。你问我意下如何?我自然是觉得好,觉得妙啊。当然,按照惯例,礼让一番还是要有的。

于是黄盖就道:“兄何出此言?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兄弃一汉寿而活千万百姓。此大义也。今我长沙,丁户无数。兄可自行招募勇士,与我一道,再战曹贼!”

一个假意挽留,一个真心退让。三两个回合之后,黄盖便不再推脱了。道:“既然兄长执意如此,也罢,盖便从兄长之言。兄长但管安心养病,府中日用但有所缺,可使人来寻我。”

就这样,黄盖得了兵马补充,武陵太守也脱了烫手山芋。两边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