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方则竭尽全力,用尽一切手段,来应对攻城方的打击。总体而言,防守方,无疑还是要比攻城方有优势。厚厚的一面城墙,背后的父老亲人,就是他们坚实的依靠。
于禁一边指挥着麾下将士们攻城,一边看着城上城下矢发如雨。就目前来看,汉寿城还没有破绽,但他相信,这只是迟早的问题。
只要是人在防守,就会犯错误。他很冷静,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候那个错误的发生。至于死伤的士卒。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都是他亲自练出来的将士,但为了功业,也只好狠心舍弃了。
于禁指挥曹军,攻打数日,拨城不下。见士卒折损颇多,便下令收兵,停歇一日。城头守军也是疲倦欲死。曹军一退,他们连欢呼的声音都显得那么的无力。
武陵太平多年,扬州兵马又向来是水战强而陆战弱。稍微强一点的兵马,不是被孙策直接掌握,就是在各元勋老将手中。武陵这个地方,又有甚厉害的甲士?
这猛然被于禁率虎狼之士一打,真的是有点儿吃不消。
于禁退下后,便深思道,难道真要决沅水淹汉寿?心中作了计较,于禁便使人往沅水,观察地形。沅水自西而东,流经临沅、汉寿,最后注入云梦泽。于禁本来也不想用此法,但汉寿兵马,执意不降。而他挥军攻城又连日不下。荆州大战在即,他不想在武陵耗费太多时间。江夏战场,才是他一显身手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也只好决堤了。汉寿城毁了,将来再建便是。这几日曹军未曾攻城,汉寿城中便派了细作出去,查探动静。
未几,消息传入城中,言曹军在沅水上游筑堤拦水。城中,自武陵太守以下,文武官佐,反应过来之后,皆全身冰凉,亡魂皆冒。曹将何其歹毒!这是要满汉寿城的性命来陪葬呐!
黄盖为曹仁所败,不得不退回长沙舔舐伤口。而江夏程普为李通所阻,因不能与黄盖合兵一处,闻黄盖兵败。又恐自己为曹仁算计,所以亦退回夏口,打探消息,静候周瑜的到来。
周瑜提了二万大军,逆江而上。夏侯渊在豫州,也闻风而动,提兵出庐江。不过却在庐江边界停了下来。
他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庐江与九江相邻,鬼知道瘟疫有没有传播过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万万不愿意踏入庐江一步的。只是为了策应南郡的曹仁,好牵制扬州援军,他也只能摆出这样的姿态了。
不过周瑜压根就不理会夏侯渊。荆州才是当下之急,你要来打庐江,就让庐江太守对付你好了。他奉命出征荆州,扬州之事,孙策自会应对。
周瑜不管,孙权却不得不问。“曹军犯我庐江边境,公瑾如何不问?”
周瑜看了一眼孙权,这个孙氏老二。在周瑜印象中,孙权性格内敛,喜怒不形于色,比起孙氏老三孙翊的暴躁性格来,却是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周瑜便道:“夏侯提兵来庐江,意不在此,而在阻我入荆州。其真若动兵,当使南阳军击江夏。此乃故作姿态耳,勿须理会便可。”
果然,夏侯渊见吓不住周瑜,便引军退。他接到曹操的信件,知道目前的征战重点是荆州,现在还不到与扬州全面翻脸的时候,而且现在的扬州,疫病横行也是个巨坑。他才不要率军进入扬州境内。
孙权见周瑜言中,心中叹服,暗道兄长曾言周公瑾、鲁子敬世之大才,果然如此。
周瑜一路行至江夏,程普接住,言及前番战事。周瑜听了,稍一沉吟,乃道:“曹营有策士至此,不知是程仲德,亦或郭奉孝乎?”
遂使人打听,未几,消息传来。果然是郭嘉随军来此,为曹仁赞画军机。周瑜听了,暗道郭奉孝为曹操左膀右臂,今来此地,足见曹操对荆州必得之心。却是不可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