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种口水仗不是说一点用处都没有,最起码,扬州现在还可以站在道德的置高点上来指责曹操。不过要是后期扬州打输了。那也就没啥用了。胜者王,败者寇。到时就算扬州与刘备那边再不愿意。曹操来个上表,表奏自己兼领荆州牧,刘备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于是黄盖便道:“子孝休得多言,我败你之后,自会往江陵一行!”言下之意就是江陵我迟早会去,打败你之后,南郡就是我的了,什么时候去江陵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曹仁笑道:“公覆尚不知德谋大军,亦为我阻乎?”
虽然被曹军给围了,但黄盖并不怕,因为他与程普早就有约。现在自己失去了联系,想来程普也不放心。必定会衔尾来寻。
现在曹仁这样一说,黄盖就知道,想靠程普来援,只怕是妄想了。那么,就拼命吧。两家各凭手段好了。
曹仁使于禁攻打武陵,让李通去对付程普。自己则引大军,与曹洪一道来此亲自对付黄盖。打的主意就是以优势兵力先吃掉黄盖这一部分。然后不管是掉转头去攻打程普还是径自南下攻打长沙。都将会轻松得多。
两家主将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曹仁各种明示暗示,劝降不成,那就打击黄盖的信心与士气。
黄盖也知道曹仁的用意,但心中不免还是受了些影响。大战开始了。两路人马,在水面上,在陆地上,展开了拼杀。
曹仁与黄盖都不是平庸之辈。黄盖早年随孙坚转战天下,用兵老到。而曹仁也是曹操麾下头号大将,独当一面多年。
他们的部队都是保经磨练的百战精锐,甫一交战,便造成了不小的伤亡。黄盖麾下的士卒们也知道,这是拼命的时候了。这个关键时刻还不拼命,那就只能等死了。于是人人奋勇争先,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双眼血红,口中怒吼。持兵向前,只欲杀出一条血路来。
曹操出兵的消息,传到了青州。
刘备听了,心中讶然,随即又笑,果然还是那个枭雄曹孟德。果断的就抓住了这次机会。虽然背盟与趁人之危,名声有点不好听,但在实利面前,谁会在乎这点名声?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社会动荡,道德崩坏。刀剑与强权面前,无数人选择低下头颅。大家都活得那么小心翼翼,谁会理会曹操的名声?
扬州虽然自孙策到周瑜,都对曹操有了提防之心。但实在是没想到,曹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对盟友动刀子。
孙策又惊又怒,忙调动大军,欲亲至荆州,以抗曹军。周瑜忙来劝住,道:“九江骚乱,江东不安,此时主公不宜轻动,当坐镇建业,以安人心。”
孙策便道:“若我不往,奈曹军何?”
周瑜便道:“德谋与公覆久在荆州,熟知地理。可先使其稳住防线,而后再遣援军往之。我愿提兵前往,为伯符解忧。”
孙策略一沉吟,便同意了。周瑜与他相知多年,胸藏甲兵,满复韬略。以周瑜的本事,对付曹军应该不难。于是便道:“公瑾前往,我无忧矣。仲谋年岁已大,此番便由他随军,与公瑾一道前往荆州,开开眼界。”
孙权如今也二十出头了,之前一直在地方任职打磨,现在孙策也觉得,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堂兄孙贲已经是二千石的太守了。现在父亲身体不适多年,也该让自己的兄弟们快速成长起来帮助自己了。
孙权从军,虽然有孙策分权的意图在里面,但周瑜毫不在意。点头同意之后,便出去准备去了。
曹军分两路出动,在经过磋商之后,对江夏先保持守势,然后以雷霆之势,先进攻荆南四郡。到时如果先把武陵、长沙等郡打下来。江夏那边,也就不怕了。
要是先打江夏,有程普这员老将坐镇,而江夏又易守难攻。这一拖延,就不知道要拖延到什么时候去了。
曹仁的思路还是很正确的。果然,在有心算无心之下,武陵率先就守不住了,一溃再溃。长沙太守黄盖闻信,使人告知武陵太守,命其死守,然后自己率水军北上。与江夏太守程普联系,欲一道攻打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