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高干没这么快做决定,他不是一个人,还有袁尚的意见需要他考虑。如果袁尚能放下父仇,那是最好不过。若是执意要与刘备为敌。那到时就头疼了。高干不敢耽误,便写了封信给仍在陇县的袁尚。去询问他的意思。
高干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正被刘备的密探监控着。高干给袁尚写信的举动,替他争取了几天的功夫。不然立马刘备这边就要启动反间计了。当然,如果高干与袁尚一意孤行。那么刘备说反高干的小道消息便会在这支联军中迅速扩散。到时李傕与高干不反目也是不行了。
霸水之畔,大军云集。马腾、韩遂、李傕、高干等齐集一处,正在商讨如何对付刘备。打了几仗之后,李傕等人也琢磨点味道出来了。关于刘备军队的人数、将领、装备等等,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知。这些数据被他们详细的告诉给了马腾与韩遂。
而马超与刘备麾下诸将的小规模冲突,马、韩也已经了解。再经李傕等人一描述。综合起来就是刘备军队装备精良、补给充足、战将威猛、士气高昂。之所以有了这几点,他们才能够在屡次战争中,以少胜多,击败李傕。
马腾与韩遂听完之后,互望一眼,心想麻烦了。按照李傕的说法,刘备部队不但箭矢如蝗雨随便用,刀剑更是锋利无比。比起他们手中的刀剑来,要厉害多了。这样一来,这仗怎么打?要知道当年李陵率五千步卒纵横大漠,便是以数十万支箭矢硬扛住了匈奴数万骑兵的冲击的。
五千骑,在围杨秋、夺阳陵时损失了一些,但又在阳陵城中征召了不少。虽然守城又有折损,但此时仍有四千余众。这数千骑兵出城之后,便直冲北方。梁兴与马玩见了,不禁变色。于是立马吩咐将士们防守围堵。只要能困住张绣,等旁边的友军一来,便无大碍了。
关中军此时的斗志已经降到了最低。关中诸将从杨秋到侯选、张横,一个个的死去,而军中兄弟袍泽也渐渐不见。让关中军的将士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和汉军的强大。此时张绣率众狂奔而来,他们又如何能够挡得住?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一心想要拼命突围的部队,如果你想阻拦他,那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的。张绣部队便是如此,他们一心想要突围回到大营。任何胆敢拦截他们的敌人,都将会被他们的铁蹄践踏成泥。关中军的大阵,如同纸片一般被张绣所部戳破,只留下一地狼藉。
马玩与梁兴对望一眼,道:“不如遣一部往追敌踪,吾等先入城如何?”
梁兴抚掌道:“善!”遂使副将往追张绣,然后与马玩一道径往阳陵而去。李傕不在,到时问起来,不如便说打跑了张绣,夺回了阳陵。这样一来,自己等人仍是有功。
高干与李利见张绣一溜烟就突破北方防线跑得没影了,不禁愕然。互看一眼之后,也反应过来,不去追那张绣,却是齐齐往阳陵而去。
谁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追张绣。人家全部是骑兵,你追不追得上还是另说。况且还不一定是人家对手。不如先统一口径,占了这夺城之功再说。入城之后,众将又是借清除残余汉军的名头掠夺一番,然后设宴相贺。当然,众将也没忘了统一口径之后第一时间通知李傕。要知道人家还在上游挖堤呢。万一通知晚了,这大堤一决,自己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