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袁熙也是士族出身啊!”荀适惊讶道。
“不!他已经不是士族,他是王族了,很久以前他召开聚贤管,举办大燕科考,为父就听魏王说过,若袁熙得天下,便是士族灭亡之日,如今看来,一切就要到来了,他下一步肯定是废除蔡举,举办科考”荀攸叹息道。
“他,他不怕天下大乱”荀适震惊道。
“原本他的确犹豫,但均书一出,他尽的无数寒门学子的拥护,将士族高贵的外貌给撕碎,如果士族此时动手反抗的话,不用袁熙出手,寒门学子就会向疯狗一样,为了自己的未来撕咬我们”荀攸面色煞白道。
“父亲,那,那我们该怎么办?”听到这话,荀适着急道。
“你快去祖宅,告诉叔父,立刻在这两年之内,把我荀家所有得田地全部卖给官府,只留下足够生存即可,另外将荀家所有家丁消除一半”荀攸严肃道。
“父亲,这,这是妥协”荀适震惊道。
“不错,真是妥协,这股风雨绝不是开玩笑的,谁也阻挡不了了,另外通知你两位在朝得兄长,告诉他们,立刻向燕王推荐为父”荀攸认真道。
“父亲,您不是不打算出仕了吗?”
“为父若不出仕,荀家必亡,枪打出头鸟,快去”荀攸着急道。
“诺!”
均书得出世造成的轰动,远远超过了预计,或者说也许是寒门学子压抑这么多年来的爆发,一个个滚滚的浪潮开始席卷各大士族。
邺城王宫当中,袁熙听完汇报之后,沉默了许久,随即目光冰冷道:“那就提前开始,以均书为核心,正式宣布开创九年学堂制,废除察举,一年之后举办科举制度,孤倒要看看这一次士寒之争,谁胜谁负”
“诺!”
当晚的迎春宴会,十分的热闹,尤其是鲁肃等带着江东诸将归顺的一幕,更是让宴会的气氛来到了最高。
普天之下,以在没有大燕的敌手,文武皆憧憬着未来的加官进爵,美好生活。
而新春过后,大燕的主要工作,便放在了推广纸质书籍之上,准备要以此国宝来笼络天下学子,更甚一步说,要断了士族储备之根基。
然而,让中枢没有想到的是,情况会变化的那么快。
新年过后的一个月:大燕收复益州,袁熙册封刘璋为宁国公,天下除了江东,皆是大燕国土,各地的民生,治也安基本稳定了下来。
新年过后的三个月,无数印刷出来纸张书籍迅速的开始传遍大燕的国土。
“这,这,这怎么可能”青州的一处小县内,只见诸多的寒门学子围着县衙外摆放的成堆书籍,拿起一本仔细的看完之后,脸上皆露出了不敢置信。
纸,其实东汉的蔡伦早就发明过,但当时的纸虽然已经发明出来了,然技术简陋,纸张的制度程序复杂,导致成本极高,且纸张质量很低,从根本上还不如竹简,因此很快就淹没下去了,各地还是使用竹简。
然而进过马均的创新,制造出来的纸张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纸质尤佳,在加上印刷术的诞生,都让纸之书籍在无任何问题,可以大批量的生产。
这是一次创新,是一个改革,是人类进步一大阶梯。
“各位学子,是否想要买一本”只见一名负责书籍的官员从后院慢慢走了出来,望着人潮汹涌的一幕,微笑着问道,为了推广均书,袁熙特别制定了一个部门,由上百位军司人员担任负责。
“大人,这,这些书籍贵吗?”一位寒门学子紧紧的搂着书本,担忧不已的问道,纸质的书籍不但看的更加清楚,尤其是每一本蕴含的知识量,都是竹简的十多倍。
寒门之所以比不上士族,一是因为制度,当官只能举荐;二就是因为他们的读书太少,确实比不上,为什么少,就是因为竹简的只有誊抄,而那些珍贵的书籍都在士族手中。
“这位学子的这本,只需要五铢钱”官员微笑道。
“什么,五铢钱”所有人都惊讶的大喊起来,这简直是白送啊!
“各位,大王得天命,而立新朝,麾下不但文武万千,雄兵百万,更有无数创新神匠,此纸名曰均纸,乃是我大燕天工神院院长马均历史数年的时间,方才改进蔡侯之法,开创新式制造,印刷之术,大王怜惜天下学子求学之难,所以新国还未创建,已然决定将书籍传播天下,我大燕子民自此学无尽,知无涯了”掌柜一脸崇敬的高声宣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