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147 字 2024-04-20

而赵廷美这一脉算是宗室表亲,按照道理上根本就不应该纳入宗室血亲的玉碟。

何况关于魏王赵廷美还有诸多说法,按照现在的说法,当年遵照皇太后杜氏的“金匮之盟”,赵匡胤临死之前,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按“金匮之盟”的约定,宋太宗赵匡义应该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廷美,但赵匡义登基后,隐匿“金匮之盟”的内容。

而魏王赵廷美一向专横骄恣,曾多次遭到宋太宗的斥责,得知有“金匮之盟”一事便对赵匡义甚为不满,于是暗中谋划,阴谋早日篡夺皇位。

当然这是太宗在继位之后出现的说法,事实上也并非如此,但屁股决定了脑袋,谁也不会追究这件事的真假,即便是假的也要当成真的来说。

相关的传说还有许多,据说太平兴国三年,赵廷美受太宗的欺骗,带牵机药鸩杀后主李煜。

太平兴国七年,魏王赵廷美谋划篡夺皇位的阴谋泄露,宋太宗赵匡义遂罢免了他的开封府尹。太宗念其手足之情,并多次立有战功,于是仍令其为西京留守。

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由此暂时全部迁居到了西京。被贬谪任西京留守后,暗中仍与兵部尚书卢多逊频繁勾结。

二人勾结之事败露,魏王赵廷美遂被罢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职,仅保留魏王空名,闲居在家;赵廷美闲居在西京,后降魏王封爵为涪陵县公。

这就是魏王一脉的始末,也是现在大宋最流行的说法,许多人会质疑这个说法,但却没人敢说出来。

只有赵祯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作为皇帝的赵祯能接触许多宫中密档,虽然这些密档没有事情的始末,但许多证据说明赵廷美几乎是被逼死的…………

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宋太宗即位后,赵廷美就成为北宋实际上的皇储,他被封为“中书令、开封尹”,“又加检校太师”,这是太子继位之前的过度。

在当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无论是赵匡胤的儿子,还是赵光义、赵廷美的儿子,一律称为皇子。

可是到了太平兴国七年,赵廷美却被揭发蓄意谋反,其中没有问题便是傻子都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