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宋缔 我欲乘风归 1191 字 2024-04-20

但世界上的规矩就是这样,人言可畏,众口铄金之下,你便是毫无办法。

要想打一场舆论战,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报纸,而恰巧,蔡伯俙的手中就掌握了神都城中的大多数报纸。

赵祯相信,把这种事情交给蔡伯俙,这货一定能把欧阳修的风评给挽救回来,同时还能把事情的真相揭露出来。

蔡伯俙有这样的实力,即便是他人在兰州一样能做到,只不过在时间上怕是要有所耽搁。

把欧阳修的事情交给蔡伯俙处理,赵祯就放心了一半,这货是巴不得处理欧阳修的事情,毕竟他对欧阳修还是心存感激的。

当年他从北面回来的时候,满朝文武都在上疏限制他的权利,毕竟外戚手中的权利越小越好,唯有欧阳修秉公直言,认为该给他蔡伯俙应有的赏赐,而不该寒了有功之臣的心。

这些小事对于别人不算什么,但对于蔡伯俙来说却是一种少有的温暖,他一直记在心中,虽然表面上对欧阳修的处置表示嘲讽,可事实上他却比谁都担心欧阳永叔。

至于另一点,蔡伯俙对谏官有着打心底里的鄙视,别人瞧不起外戚也就算了,凭什么你们这些小人都瞧不起外戚?

蔡伯俙一辈子受到的弹劾最多的便是来自谏官,那些御史台的弹劾他已经习以为常了,根本就不够他挠痒痒的。

钱明逸的行为让人不齿,非常的不耻,朝中的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他的釜底抽薪之计,为的就是阻止欧阳修对文道的改革。

毕竟他钱明逸出自博学鸿词科,靠的就是对儒家典籍的死记硬背而出头,一旦儒家的地位受到冲击,他的立身之本受到冲击最大。

即便是钱明逸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手段只能用一次,他现在的风评其实也不怎么样,朝臣们已经开始拉开了和自己之间的距离,甚至是同僚也为恐怖之不及。

但钱明逸相信,自己还是有机会的,只要能扳倒欧阳修这位礼部尚书,自己就是谏官中的第一人,也是那些人所倚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