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笑了笑,颇为回忆道:“是啊!朕记得刘几的那篇文章开头便是古奥: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意思无非是说,天地交合,万物产生,然后圣人就出来了。
谁想到你居然能借着韵脚来上一句:秀才剌,试官刷!那时的你便有了改革科举的勇气,现在的礼部尚书的你怕是也要把百家争流也搬出来了吧?”
欧阳修点了点头,望向赵祯道:“官家,眼下正是好时机,若是错过还不知要等上多久,各种学派都在复苏,尤其是以格物为主的学派,多如牛毛,虽然还未有大成之像,但假以时日必会放出异彩,这不光是对文化的改革,更是对以后打下基础!若是没有这些完整的,细致的学派支持,求学问道之人难免会产生迷惘,陛下…………”
赵祯摆了摆手阻止欧阳修继续说下去,而是颇为感慨道:“朕这此私访你的府宅为的就是这件事,朕要你停下手中的改革,眼下反对之人太多,而且他们也在逐渐的被新兴学派所包围,早晚有一天他们也会称为受益之人,到时在改变也不迟。”
“官家,机会难得,若是现在放弃,实在是太过可惜,您也应该看出来了,关学一脉便已经开始冲击儒学,若是要保儒学不失,那就要壮士断腕才行,否则最后倒霉的还是没有寸进的儒学!”
赵祯笑了笑,笑容中充满嘲笑:“谁能想到,朝堂之上极力把儒学拉下神龛的人,居然是正真在保护儒学的人。那些人可不这么看你,甚至有人说你欺师灭祖,有违孔圣人之志……”
“官家,臣心怀坦荡不惧宵小!”
赵祯深吸一口气:“若是宰执也反对呢?”
“那臣就说服宰执!”
“若是朕反对呢?”
“陛下?!”
“朕觉得这是一场必定失败的改革,文化改革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伤筋动骨不亚于朕当年对军队进行的改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可要相好了,对方的反扑可能会很强烈,并且什么都段都会使出来!”
“微臣并不担心!”
赵祯知道劝不动欧阳修,作为一个皇帝也没有必要这么苦口婆心的劝下去,就当是一场上下级之间的谈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