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赵祯被捧到了一个神的高度,他是上天在人间的真神,百姓们开始从原本的宗教崇拜变为现实崇拜,赵祯也被越来越神化。
有了强大的百姓基础,所以大宋对外的战事从来不缺士兵,老兵随时等待征召前往战场,家中的父老,妻儿甚至是积极的为他们整理行装。
因为人们知道现在的大宋朝上战场不是去送命而是为国建功,为自己封妻荫子。
但这样的社会气氛之下使得赵祯这个本打算混日子的皇帝很难,难到他连懒惰的权利都没有,难到他要为大宋打算更多的事情,甚至是为华夏的延续做出未雨绸缪。
国家越大,负担越大,这是赵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的经筵日讲已经保持了三十年没有间断过,大部分的史书他甚至能倒背如流。
朝堂的政事处理起来也是愈发的得心应手,可即便如此赵祯依旧很累。
天竺人的闹腾,塞尔柱的不安,角厮罗的吐蕃统一战争,等等这些都在每日骚扰着他,他不光要操心大宋,还要操心华夏的延续与传承。
华夏历史的断崖式消失是从元朝开始的,赵祯为此统一了草原,对这个奔放无拘无束的地方开始城市化建设,女真人被他收入大宋境内,或是派往遥远的美洲大陆做“向导”。
大宋在不知不觉中从一方“幼兽”被他喂养成了“猛兽”一只不断奔跑的巨大“猛兽”。
要想让它彻底停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放肆奔跑,若是把大宋形容成一个人,青春期的冲动应该过去了,接下来该是步入而立之年的稳重。
所以赵祯在为大宋扫清最后俩个障碍的时候,也开始筹划如何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