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辽朝的想法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190 字 2024-04-20

三才微微对宫女装扮的灵儿施礼后便跟上赵祯:“官家,辽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这段时间如此嚣张,得了后套之地还不安稳,居然打算娶咱们大宋的长乐公主,官家咱们当给他们一个教训啊!”

赵祯的脸微微沉下,三才的话没错,辽朝在西夏这块大蛋糕上已经占了一大块的便宜,虽然在兴庆府外被自己击溃,可是辽人并没有损失什么,他们至少还占着后套之地,只要死守,大宋毫无办法。

而很快,辽朝便派出使臣前来大宋,提出和亲的请求,这显然是希望宋辽两国放弃刀兵,转为休养生息之策,而建立双方信任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亲了。

辽人很聪明,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与大宋化干戈为玉帛,如此上算的买卖辽人当然不亏,同样的,和亲一事在辽人看来大宋也不亏本。

毕竟大宋也才刚刚拿下西夏,要想同化和内迁党项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候与大辽相安无事才是最好的,定然会同意和亲之举。

相比称臣的颜面受辱,纳贡的钱财短缺,和亲可以说是最为妥当的,赵祯听着李铭的上奏,心中早已把事情看的透亮,这一想法定然是辽朝太后萧挞里的主意,赵祯不认为年轻的耶律洪基能想到这一点。

“陛下,于情于理都应当在明日的大朝会上召见辽朝使臣,上邦之国岂能刁难使者?更何况耶律贾是带着辽朝太后的国书来,宋辽两国在名义上还是兄弟之国,不可亵渎……”

赵祯点了点头:“所言有理,命辽朝使者耶律贾明日大朝会觐见,你鸿胪寺要招待好辽朝在北京城中的都亭驿官员,万万不可有所差池。”

“臣尊旨。”

灵儿躬身站在赵祯面前,两只眼睛滴溜溜的乱转,但就是不吭声,每当这和时候赵祯便知道她这是在想托词,每当自己要苛责她的时候,总是这般让赵祯哭笑不得。

“莫要以为你这般模样就可蒙混过关,你说什么朕都不会相信,朕倒要看看是谁家的“年轻才俊”放着大好的前途不要,偏偏打算做外戚……”

灵儿猛然抬头道:“他叫苏轼!乃是资政殿大学士苏洵的儿子……”

“哼,不就是……苏轼?……你再说一遍!?”

赵祯的脸色猛然一变,诧异中带着一丝惊喜,随即收了脸上的表情,板着脸问到:“莫不是你一厢情愿?我赵祯的女儿可不能如此受气!”

赵灵儿有些不相信的抬头,眼前的父皇虽然面无表情,可在眼睛中却透露着一丝骄傲,而且从父皇的声音中她便知晓,父亲不生气了。

“他待我真情,女儿的感觉绝不会错,您不是常说,找一个爱你的人要比找一个你爱的人好得多吗?现在女儿找到了并且鱼和熊掌二者得兼,如此还有何不满意的?”

赵祯一时无语,这丫头倒是会举一反三,用自己的话反驳自己,三个孩子当中,就数她赵灵儿最为聪慧,有着不输与赵旭赵昀的智慧,要说手段,怕是这两个小子加起来堪堪与她一般。

“你当真认为他苏轼能成为驸马?能舍弃一生的荣华富贵?”

灵儿用力的点头道:“会的,他一定会的,我曾经悄悄对他说过,他的名字出现在父皇御书房的屏风上,而他却波澜不惊依旧……依旧……非我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