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辞凤阙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156 字 2024-04-20

橹盾,陌刀,破甲枪,横刀,棘轮弩等等这些都在军阵中发挥这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各兵种之间的配合才能把步兵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战斗力越大,杀伤力越强。

同样道理,骑兵可否和步卒一样,分为多个兵种,相互协作共同击敌呢?这是大宋匠人研究的方向。

骑兵的优势是明显的,它有着步兵所无可比拟的强大机动力,也有着骑兵不可比拟的装甲防护,骑兵的盔甲要比步兵的盔甲重得,他们是这个时代战场上的狰狞猛兽,是奔袭中的钢铁洪流。

现在赵祯所看到的大宋骑兵已经和原先完全不同,背嵬军,踏白军乃是全数由骑兵组成的劲旅,踏白军虽然数量少,但却是骑兵中的精锐,他们马术娴熟,控马扫枪一气呵成,自然便成为大宋骑兵中的游骑,一旦两军互撞在一起,踏白军可随意活动,灵活的纵马厮杀,没人限制他们的灵活,但同样的,没人能支援他们,踏白军只能互相支援,而得不到其他兵种的支援。

原因很简单,相比踏白,背嵬军中的骑兵更加趋向于步兵战术,他们的骑术不如踏白军,但贵在整齐划一,相互之间不断的配合驰援,而且他们的兵种要比踏白军多得多。

如果说踏白军是军中游龙,那背嵬军便是军中的泰山,稳稳当当,难以撼动!

背嵬军被称为马背上的步卒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们的兵种实在多种多样,单单是按照盔甲的覆盖密度便可分为重骑兵,中型骑兵,轻骑兵。

三种骑兵以不同的位置与武器对辽人发动进攻,手段参差不齐,花样百出,但效果惊人,让辽人防不胜防,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识过大宋骑兵的厉害。

汉人作为农耕民族很好的继承了先辈的钻研精神,这种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好奇被发挥到了极致。

这是汉人对科技不断探索的主要原因,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成为了华夏先民追求科学的重要手段。

如今的大宋科技,文化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无数的知识积累使得现在的大宋拥有极强的科技基础,赵祯的格物推广给了科技发展强大的温床。

赵祯相信,大宋是古往今来历史上科技最为发达的朝代,凝聚华夏智慧的四大发明或是在这个时代出现,或是在这个时代突飞猛进,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犹如华夏的璀璨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不断闪耀。

早在商代便已经出现了强大的骑兵,姜太公的《六韬》中有着专门关于骑士的记载名曰《六韬·犬韬·武骑士》,武骑士篇精准的定位了选拔骑兵的标准、条件和方法。

首先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七尺五寸以上,其次是身体健壮,骑木精湛,箭技高超,能够“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

春秋战国时代证明了骑兵的强大价值,而两汉时代却是骑兵发展的黄金时代,因为对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的需要,骑兵迅速壮大,军队作战从以前的车骑并重转变为骑兵取代车兵,骑兵成为决定胜负的力量。

而在之后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是重甲骑兵的时代,即为人马具甲,甲骑具装,并且骑兵的武器也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马上专用武器,但到了隋唐代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唐朝以武功开国,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于使用骑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骑被称为昭陵六骏。所以唐对骑兵的建设也是很重视的。但这一时期骑兵装备战术发展并不大,已不象南北朝时代那样注重于重甲骑兵,军中虽仍有甲骑,但是以中型骑兵为主马无甲人重甲。主要发挥骑兵,作为机动兵力的优势,对抗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