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老农贺礼价千金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414 字 2024-04-20

北平府的农田中,农人们正在劳作,北京城发生的事情并不能影响到他们,对于农人来说,今年的收成好才算得上天大的好事,隆隆的马蹄声把他们吓了一跳,待看清楚赵祯的皇驾之后,老实的站在一般,躬身行礼。

赵祯即便再奔放,遇到这些农人也是该怂就怂。

越是上位者,越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面对这些农人的时候赵祯越客气,不光是要展现王者气度,更是因为无法和人家计较,这些农人是大宋的基础,是撑起自己这个皇帝的存在,没有了他们自己这个皇帝也会失去意义。

随着赵祯的手势,骑驾卤簿开始减速,待到龙田附近的时候狂怒的潮水便缩成潺潺的溪流,安静的通过这片农田。

相对的农人们扶老携幼,箪食壶浆的犒劳大军,村中的老人在赵祯面前大礼拜下:“陛下率天军而过乃我等幸事,反倒是这片田地阻挡虎贲的去路。”

赵祯笑着扶起他道:“老人家哪里的话,朕可不愿今年的秋税缩减嘞!今年收成如何?”

老人被赵祯搀扶着愈加惶恐,连连说道:“托陛下的福,今年五谷丰登,比往年还多收了斗,听说陛下是去西夏迎娶娘娘的,快些上路,莫要耽误了吉日,小老可担当不起这延误吉日的过错!”

老人说完便回首对人群中的儿子喝到:“快些把昨日捉到的大雁送来。”

赵祯百般推辞,显然这是老人给儿子准备的雁礼,他岂能收下,何况他是真的用不到,但老人执着的塞给蔡伯希道:“陛下莫要嫌弃,虽说小老的雁礼不是顶顶好的,但绝是上佳,以此为礼定然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啊!”

赵祯心中猛然一惬,对蔡伯希道:“老人家的心意,收下。”

在老人和乡民的送别中,赵祯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还不错……

十月初八,四海之内,瑞气生平,八荒之外,祥云和泰,天下大吉。这是今年一年之中之中最好的日子,在这一天整个北京城,整个北平府热闹起来,百姓万人空巷的挤在御道两旁围观,因为今天是陛下出征的日子,亦是陛下迎娶西夏太后的日子。

御驾亲征,迎娶皇妃,这两件事本不可能同时出现,但在大宋还真的就出现了,亘古未有之事在整个北京城传开,赵祯的天子之威,赵祯的果敢气魄被宣扬开,同时也离不开郝一口这位北京城说书头头的功劳。

现在的郝一口是整个北京城说书人的头头,北京城的说书人该说什么,能说什么都由他拿主意,为此还弄了个说书行会。

在百姓们的理解中,官家是御驾亲征以防不测,是去向西夏展示大宋天威的。这是上朝威仪,是大国气度,百姓们又不是傻子,在他们眼中,这就是大宋的一次抢婚,抢的是西夏的太后!这是多么涨脸面的事情!

更让他们激动的在后面,赵祯一身金甲披挂在身宛若天神,金光闪闪的板甲充满流线型的美感,大红的披风在后随风飘动,腰上的天子剑,头顶的长长的冠羽无不显示他的英气。

当他一马当先出现在御道之上的时候,引来了百姓们的大声赞叹,这时代皇帝就如明星一般闪耀,本就卖相不错的赵祯一下成为百姓心中的英主,本来他的功绩也当得起这样的称号。

人群中有人在卖力的宣讲赵祯的功绩,文治盛世,武功空前,说的赵祯都有些不好意思听,但百姓们的声浪一阵高过一声,如潮水般响彻北京城。

被人崇拜的感觉很好,赵祯横刀立马拔出天子剑,随着龙吟声响起,皇宫的正门处传出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嘈杂的人群逐渐安静下来,伸头探脑的向皇城望去。

银色,整片的银色出现,在阳光的照耀下晃得人睁不开眼睛,这是大驾卤薄骑士的板甲,也是天子的仗卫,皆是重装骑兵,他们的手中拿的是长长的骑枪,头顶是雪白的冠羽。

震撼,围观的百姓连同官员都说不出话来,整齐的马蹄声仿若鼓点不断的敲击在众人的心脏上,所有的骑士都是整齐划一,一手挺着骇人的骑枪,一手牵着缰绳,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别说是马上的骑士,就连胯下的战马都是清一色的银白,马铠罩在它们的身上如鱼鳞般闪烁着炫目光彩,紧紧跟随在赵祯身后,金色配银色最是衬托赵祯的扎眼。

人群中孩子最先回过神来,坐在父亲的脖子上指着眼前的大驾卤薄道:“父亲,孩儿长大也要如这些甲士一样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