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骑兵的序曲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189 字 2024-04-20

大宋骑兵以八千手持骑枪的板甲重骑钢锋为前导,紧随其后的是手持马槊的背嵬军,和手持长枪踏白军,这两支军队战法不同,但却配合默契,背嵬军号称马上的步卒,不是他们的骑术不佳,而是他们令行禁止,整齐划一。

相对于背嵬军来说的踏白军则是骑术高超,马上功夫亦然了得,两军配合算是天衣无缝,背嵬于前破阵,踏白于后游走,即便是战争也相当有艺术感。

在八千钢锋的带领下,大宋中军开动,向西夏人的骑兵扑去,随着大宋骑兵的加速,战场上响起特殊的声响,一种独特的韵动传遍整个战场,即便是远在侧翼的步卒都能感受到地面的震动。

两军撞在一起,这一瞬间仿佛战场都陷入了宁静,接着便是无数骑枪折断的声音,这也意味着有无数西夏人当场击杀……一时间西夏人的骑兵军阵陷入了慌乱,紧接着便是大宋骑兵杀戮时刻的开始。

马槊闪烁着寒芒洞穿西夏骑兵,很轻松的便把西夏人从马上挑了下去,一旦落马在密集的军阵之中自有被踩踏致死的结果,冲入军阵之后的大宋骑兵速度不减,不断的向前冲杀,而紧随其后的胸甲骑兵则很快的挥舞着手中锋利的马刀,西夏人的皮甲根本不堪一击,而重甲自有手持马槊的背嵬军来对付。

相对清闲的则是若即若离的弩箭骑兵,他们手持棘轮弩快速的瞄准敌人并挨个射杀,若是敌人靠近,他们拍马便走在拉开与敌人之间的距离时,回首射击,西夏人往往是在听到弩弦的声响后便已经躲闪不及的中箭。

大宋的中军骑兵很快击溃兴庆府的西夏骑兵,待敌人走后,他们也不追击,而是尽量的远离兴庆府的城墙,此时自有士卒前来收拾战场……

杨怀玉的南路军以及杨仲贤的西路军保护中军的侧翼,这是保护军阵的最好方法,这两军都是步卒较多,骑兵偏少,作为稳固阵脚的所在再好不过。

西路军的钢锋骑兵已经被狄青要走了,南路军中的骑兵也是如此,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骑兵已经并非重要的存在,他们的主要任务便是稳定军阵。

步卒稳定军阵,骑兵的作用便很明显了,狄青用他们组成对付兴庆府合围之兵的利刃,一旦西夏打算内外合围夹击大宋,狄青手中的骑兵便会出击,击溃没藏讹庞的策应。

大宋的骑兵依然采用复合模式,并非单一的重骑兵,而是多种多样的骑兵混合作战,在战术思想上便并非固步自封,吸取历代骑兵作战的特点加以运用。

当然在这个骑兵统治战场的时代,步兵并非没有建树,这主要看如何去使用他们,赵祯把步兵打造成以兵团作战为主,冲锋利用他们的稳固,扎扎实实的与敌人对抗,兵阵不乱即使无敌。

随着狄青的一声令下,东路军也是完全有骑兵组成的大宋中军开始忙活了,相比任何一个时代的战争,大宋的战阵都是最为奇怪的,两翼并非是移动最快的骑兵,而是以稳扎稳打著称的步兵,反倒是如快若奔雷的骑兵在军阵之中充当中军。

独特的战术显然连西夏人也想不到,来自大陷谷的伏兵一下子撞击在大宋的侧翼上,以骑兵对步兵本应当是最为相克的,骑兵拥有强大的冲击力对步卒造成致命的威胁,但如果攻城拔寨就显然力不从心。

虽然大宋军阵在平地上,但却依然如城寨般难以攻取,铁蒺藜,陷马坑,绊马索,拒马枪,棘轮弩,无不形成一道道看不见的城墙险要,西夏人在撞入大宋军阵的时候便是死伤惨重,铁蒺藜的威力得到体现,战马嘶鸣着倒地,更多的铁蒺藜刺入战马的身体,让它不堪再战。

深深的陷马坑自不用说,战马突然堕入其中往往是人仰马翻,尖锐的木刺在强大的惯性下洞穿西夏人的身体,惨号声不绝于耳,一时间这陷马坑中恍若人间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