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些细节确认柳十岁已经度过了那道关口,修为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反而有所进益。
晨光渐盛,远处传来狗叫,菜园里传出开门的声音,然后有井水声,厨房里生起炊烟。
阴三转身离开,借着山崖的阴影回到寺前,经由侧门进入前院,穿过夹道、远远看着宝殿便进入了幽静的塔林,最后回到白山禅室前时,除了衣领上多了些松针,手里还多了一卷经书,不知道他是何时在何处拿到的。
他没有走进禅寺,站在庭院间,便打开了那卷经书。
朝霞染红了天空,落在经书上,如血一般。
这卷经书里夹着密文写成的信息,写着近期外界发生的大事。
这些是不老林给他的汇报,虽然不及卷帘人快速丰富,准确性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阴三并不在意顾清成为景尧的先生,这些都是小事,他关心的是井九去了哪里。
他很早就知道井九离开了青山,但直到现在不老林才查出来井九是去了朝歌城。
井九去朝歌城做什么?皇位的继承?
阴三站在晨光里沉默地思考着,忽然想到一种可能,眼神微变。
井九是去解决问题去了。
阴三从来没有想过,井九会和柳十岁一样遇到修行上的问题。
他对井九的修行拥有无限信心,就像当年那样,哪怕他现在已经有了另一个答案。
直到这时候,阴三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些什么。
从无彰到游野,井九一定会遇到那个问题。
井九需要想很长时间,才能想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阴三不用,因为他更熟悉,而且他已经想了很多年。
“原来你在太常寺。”
阴三接着不知想到什么,笑了起来。
他开心的笑声回荡在安静的庭院里。
几只晨鸟惊起。
顾清进宫,赶在大朝会之前拜见了神皇,也只是在殿上遥遥行了一个礼,对话数句,连神皇的容颜都没能看清。
然后鹿国公便带着他去了贵妃的寝宫。
胡贵妃看着顾清脸上的微笑,便想起数年前那个夜晚对方的尖刻话语,神情有些不自然,觉得这笑容好生可恶。
顾清自然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笑容不减,与她寒喧了数句。
二人说话的时候,一个粉雕玉琢般、可爱至极的小男童被嬷嬷牵了进来,正是二皇子景尧。
景尧的身体里流淌着神皇的血脉,又有狐妖一族的传承,自然聪慧到了极点。
他现在才三岁,却已经比很多大人会察言观色,更厉害的是他仿佛有种感知他人情绪的本能。
前些天夜里,他感觉到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母亲,对那位叫做井九的青山仙师非常敬畏,所以他表现的很乖巧。听说今天这位叫做顾清的仙师会是自己的先生,他有些抵触,又清楚地感觉到母亲对此人颇为不喜,表现自然不同。
景尧站在原地,睁大眼睛看着顾清,显得很好奇,却没有上前行礼的意思。
顾清静静看着他,也没有上前行礼的意思。
那位老嬷嬷看着这画面,便有些心气不顺,心想你即便是青山仙师,会成为皇子的先生,也得先给皇子行礼啊。
难道天地君亲师的道理你都不懂?
胡贵妃怔了怔才明白怎么回事,准备说话,却被鹿国公用眼神阻止。
时间就这样慢慢流走。
春日从东边快要抵达天空正中,宫外的花树渐被阳光晒的没有精神。
顾清依然静静站着,如春风般不急不徐,也不生气。
景尧皇子终究是个小孩子,早就已经快站不稳了,再也无法保持着乖巧的面容。
他小脸微红,身体微晃,却依然倔强地不肯先开口。
那位嬷嬷看在眼里,好生心痛,心想你是个大人,还是位仙师,居然和一个小孩子置气。
一阵春风入窗,落在小皇子的身上,小皇子双腿微软,险些跌坐到地上。
那位嬷嬷赶紧上前扶住,惊魂未定,转头望向顾清恼火说道:“这位仙师够了吧!以大欺小算什么本事!”
见着此景,听着这话,胡贵妃反而心里松了口气,喝道:“多嘴的老东西,居然敢对仙师不敬,拖下去掌嘴!”
宫女上前把那位嬷嬷架了出去,而景尧小皇子自然便被胡贵妃抱在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