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芝的话一出,二儿媳妇也不再不高兴了,并非老人偏心,等她的孩子长大了,也是一样的待遇。
赵桂芝少时家里殷实,父亲开了个木材加工场,她是家里的大小姐,甚得父亲的喜爱。上私塾、坐黄包车、吃米饭、顿顿有肉、穿毛皮,这是她偶尔怀念已故的父亲时,才会提到的。
赵桂芝没有出去工作,但无论是家里,还是邻居,都无人看轻她。她是这一片少有的读过书的老人,为人开朗、爽利、热心,遇事摆事实、讲道理,从不撒泼、胡搅蛮缠。人缘非常好,谁家有了矛盾,也都乐意找她调解。
再加上石玉琢的身份,赵桂芝在大运动中,安然度过,没有人拿她曾经的身份说事!
因为厂子离家近,石永海夫妻二人,一般都是家里人中,最早下班到家的。
看到石凤竹和宋依依,大舅石永海很热情地打了招呼,大舅妈马上骑车去她娘家,叫自己的孩子回来。
大舅解释着:“昨天是岳父的生日,他们去给祝寿,吃了晚饭,三孩子就被老人留下了。”
“大姐好不容易回来,当然要把孩子叫回来,见见他们的大姑。”
又过了半个多钟头,二舅石永洋也回来了,他在铁东区的公安局工作。二舅的话不多,叫了声:“大姐”,就回屋换衣服去了。
石凤竹笑呵呵地朝着他的背影喊道:“小洋,换完衣服就过来,有你爱吃的鱼和虾!”
赵桂芝也知道他们姐弟俩,感情最好,一边炸着刀鱼,一边对陪在旁边的石凤竹说:“他呀,就是话少,多亏找的媳妇,性格不内向,不然俩口子,成天都说不上几句话,这日子可就太无趣了!”
求打赏、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