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思温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围着大名府北城墙跑了一圈,然后驻足在一处高地上,长叉重重地向下一顿:“安营扎寨!”
手下众将士立即传令下去,转眼间他身侧一空。
唯一留下的老者明显是一个汉人,全身紧裹着一层厚麻衣,外罩绸缎官服,瑟瑟抖着。他手指微颤,指着大名府道:“将军,此城不易攻克,不如尽早南下攻占汴梁!”
萧思温脾气不太好,但听老者之言,却温声道:“刘太师,此城不下,如何能安心攻汴梁?后周国精兵良将众多,此时早就得到消息,北上擒王之兵已经到了汴梁城,更兼有洛阳兵至,整个汴梁不下十万之众,坚壁清野,一旦留下大名府之敌,到时候撤不能撤,攻又不攻不下……”
那老者撇了一下嘴:“萧将军过虑!后周兵力部署耶律柳烟已经察探得一清二楚。后周大将赵匡胤精兵都在邯郸一带,而大名府不过五万之众,算上百姓最多十万人,而博州已经被李丰、阿里挞两部围得水泄不通,哪儿还有什么增援?汴梁最多五万精兵……”
萧思温终于有些不耐:“刘太师不历军伍,所知都是纸面所得!我大辽勇士虽然弓马娴熟,却有一样不足:攻城!汴梁城坚,又有几十万军民,非两三月不可克。留重兵于身后,实为不智!刘太师用心粮道,确保军粮无缺才是!”
刘姓老者是大辽国南京道四大姓氏之一。幽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之手,许多汉人根本不认可自己成为辽人,数十次起义闹事,但除了血流成河几乎一事无成。而一些豪强开始思考中原王朝是否有可能再次降临这片土地。许多人认为中原王朝再次一统的机率很低,不如尽早融入辽国。
比如以刘虹为族长的刘家,坐拥檀州之地(现在密云一带)百十年,却在国难当头之时,见风使舵,直接投入了契丹人的怀抱。这一次辽帝耶律述律征发南京道汉军,刘家、张家、赵家、李家各出兵五千人,加上其他汉人,凑成了五万汉军。
这五万人,因为无马可骑,干脆成为后军,负责粮草押送工作,和两万宫帐军铁骑一起殿后。
但是,刘虹却不甘心此次南下不能立功,干脆派出自己的弟弟刘韬(注意,和北汉阴地关的守将一个名字,却完全是两个人),随着萧思温成为先锋军,美其名曰:打前站,判断能就地征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