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奏章没有人说好,却也没有人提出不对。大家都认为,这是李煜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问题,而不是从国家角度思考问题。南方平定,再想北伐中原,必然要从关中出潼关击洛阳,沿黄河向东,这是历朝历代的作法!
也就是说,李丛嘉反对借此良机北伐的目的是私心,他想突出自己关中的位置而已!
可是,当即将到达渝州、正全力劝说成都投降的贾崇反对声音送到,所有人都闭嘴了:贾崇的意见竟然是出兵援助后周国,直接在山东一线抗辽。
他的理由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后周与辽人死磕,两败俱伤对南唐最有力!
二十多万辽军纵横山东、河南、河北,势必让百姓流离失所,盗贼蜂涌而起,后周国力大幅衰亏!同样,辽军久在中原,中京必然有乱。一旦乱起,耶律述律的中原梦就会破碎!
如果唐军北伐,后周国两面临敌,必然不支,辽军很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中原,甚至唐军会与辽军争夺汴梁城;后周国为了不灭国,也有可能出卖河北各州利益给辽军,喂足这头饿狼。要是那样的话,耶律述律极可能实现愿望:成为辽太宗耶律德光一般的明君!
真要是这样的话,南唐必然留下千古骂名,是典型的偷鸡不成弄了一嘴毛!
贾崇知兵,刘仁瞻更是知兵!这二位的意见常人也可虑见,任谁也不敢冒然再提北伐之意。在这种情况下,刘仁寿提出的换粮计划被韩熙载又翻了出来。
既然不想北伐,就不如送柴荣一个顺水人情:比起三十万百姓饿死,国灭才是最可怕的下场!相信柴荣听说南唐仁义增援,一定会兴奋不已,也会在河北河南、山东百姓中得到认同!
但是,事情却不像南唐众臣想像一般容易:驻守扬州城的李弘冀动员了十五万兵士,居然搞了一个誓师大会,要不日北伐中原!
更离谱的事情在后面,柴荣居然从汴梁城组织了五万兵士,星夜兼程赶往宋州,开始撤离各县百姓,摆明了要和南唐死磕倒底!
两个汉人国度之间摆明车马的不信任,让整个寿州前线一时间风雨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