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大雪夜半满弓刀

南唐新世 禹贺千秋 1150 字 2024-04-20

历史会铭记这一天,铭记这两场同时爆发在长安城南侧的冬季战争!

战斗激烈而充满戏剧性,但这不是让人铭记的最主要原因!

这是一场人数相近,一方由步兵,一方由骑兵组成的战斗集团之间的对决;这是一场有着强力后援的持续战斗;这是一场新式兵器左右结局的战斗;这是一场情报不对称、准备不对称的战斗……

有着太多的不同,让两场战斗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可思议!

当历史学家回忆这两场战斗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不约而同地把“目的性”排在了第一:

兴唐军高层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并为之进行了长达近两个半月的准备,战斗伊始,每一个战斗单元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要达成的战斗目标。

反观辽军,由于情报的缺失和惯性思维,对于兴唐军发动的冬季战争没有丝毫准备,更不知道对方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少数将领对战争的提前警觉被辽军高层漠视,甚至个别具有前瞻性的将领因固执己见被冷落发配。

多说无益,还是让镜头重新回到那个无月的夜晚吧!

南唐保大十二年,也是后周显德三年,十一月最后的一天。漫天星光因为没月亮而显得格外清冷,一颗颗缀在黑色天幕上,显得遥远而孤寂。

原野上黑得不见六指。偶尔传出一声秦岭野狼特有的长长嘶嚎,让寂静的夜晚显得阴森恐怖。落叶洒满山谷,却被厚厚的积雪掩埋,除了半山坡上被风吹拂得干干净净的石缝间还有一些枯叶偶尔随风飞扬,其他地方一面白茫茫。

忽近忽远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显得越来越清晰,由南向北急促奔来。一声低低的呼喝响起:“加快速度,小心路边的小桔灯,别踩碎了!”

正是夜半三更时分,沿着灞河两侧,各有一百多人急速奔行,每隔几百米就会有人抛下一个透着桔黄光芒的圆形物品,在地面上翻滚几下,稳稳地立在哪儿,如一只黄色的眼睛,盯着这群黑色中渐行渐远的夜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