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让已经回荆州去了,守在江陵的陈贶赶来了。他带着一群足有百人的文士,挤得鄂州刺史府满满的!
李丛嘉认得其中一部分——白鹿洞书院的学生和师长。上一次李丛嘉路过庐山,恭敬地请山上诸多隐士出山相助,却只有寥寥几人随他下山。
现在看到陈贶主政一方,杨薇之立下泼天之功,几个随行的学生都成了县令……学而优则仕,任谁也不是完全不食人间烟火。
眼看着南唐一日胜过一日,再晚下山,恐怕蜀中这块肥肉也吃不到了,更不用提还有关中大片沦陷之地官职等待!
李丛嘉现在无心和他们闲谈,几句话后只留下了陈贶一人。询问过岳、朗两州各县的收成、蛮人的动向,转头李丛嘉就问起了江陵府南平国高氏的情况。
陈贶在江陵不算长,才二个月时间。正逢秋收。南平四州之地,一向是粮食主产区,丰衣足食,从无饿孚在路。
高氏在南平国数十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倒百姓还算安定,因此民间评价不恶。自从南平国王高保融被迁移到潭州,军队解散,再无卡住长江上下游的关卡,一时间蜀中和荆襄、鄂州等地水上船只多如过江之鲫,商税已经超过农税!
“六殿下,不愧是江边国度,南平国的渔民个个都算得上是水军!我来时贾将军已经到达,征调了一万渔民,每日半贯钱,竟然争先恐后,有些人跳到江中游上船报名……”
听着热闹场景,李丛嘉在心底里给蜀国画了一个句号!
“陈兄对关中的战局可曾关注过?有何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