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河中投敌长安危

南唐新世 禹贺千秋 1137 字 2024-04-20

拿下丹州,不过是西进关中的第一步,接下来休军备战,扩充骑军的重任落在了呼延赞肩膀上。

比起最早跟随自己的呼延朔,呼延赞则得到了呼家将所有人的认同,他理所当然地负责联络呼家的人。而呼延朔,则带人去了麟州。

麟州是北汉国杨业家族的发源地,有着一批精兵强将。

最主要的,做为定难节度使手下最重要的战力,杨家曾在后汉时组织了西北最强大的骑军,号称“焦家军”(当时的保大节度使是焦继勋)。焦继勋调任彰武节度使后,杨宏信通过联姻的方式,替代了当地大族佘氏成为麟州的地主。

杨宏信和杨继业算是族亲,关系密切。当年北汉皇帝刘崇在麟州当刺史,杨继业跟随他南征北战,鞍前马后,又跟随他建立北汉,被刘崇继改名为业,所以此时的杨老令公,人们就称他为杨业。

现在,杨家祖地麟州,既不保汉,也不帮周,对于长安城内的李守贞,也只是表面上恭敬,实际上根本调不动一兵一卒,算得上是自给自足的地方豪强。

李丛嘉在丹州城内外抓紧恢复农业生产,组织军屯的同时,派出最信任和得力的手下柳雷、呼延朔前往麟州,准备说服杨宏信,守住关中与定难节度使之间的通道,防止辽军从此地打通与北方辽军的联系。

只要八万多辽军困在关中之地与北方无法有效联系,相信他们翻不出大浪来。相反,如果党项势力,尤其是定难军李氏投降辽国的话,整个关中将完全对北方敞开,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朔方、保大、彰武节度使三方势力的作用现在最为重要——这三方不仅拥兵超过五万,而且大部分都是骑军,算得上关中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如果他们肯威胁北方的定难军李氏,李氏绝不敢向辽人投诚!

李丛嘉正想入非非,南方的路上,一骑快马如飞,扬起灰尘漫天。

待到近了,青衣小校跳落马下,满面征尘。

“六殿下,我是从同州赶来的,河中府城破!”

如同惊雷乍响,李丛嘉的脑袋“嗡”的一声:刚刚六月,夏雨刚刚连绵不绝,暴雨还未正式登场。河中府失守,意味着辽军立即会渡过黄河入关中,直取长安。

与丹州不同,从河中府去长安,有现成的官路,有成片的农田村庄,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就是没有险峻可守。中间小县城数个,大州府好几处,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辽人再也不用发愁粮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