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守贞合作,守住河中府以及潼关天险,李丛嘉不是没想过。但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情报表明,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首先,李守贞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河中府造反时敢于背水一战的“孤狼”了!他的锐气渐渐随着富贵消失殆尽。三年多“土皇帝”生活,美酒玉液,绵榻绣床,早就让他上不得马提刀厮杀,更不能四方征战。他只会躲在长安城那幢充满富贵气息的宫殿中哟五喝六了!
和他合作,无异于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其次,李守贞也不会同意李丛嘉进入河中府的!河中府城墙极高,人口众多,又有八牛弩、床弩等守城重器,李守贞不相信辽人可以突破此地!
第三,李守贞的名声已经坏了:他在整个关中横征暴敛,多次引起民变。百族怨声载道,甚至暴发了多起推翻李氏统治的起义。
可以说,和李守贞合作,相当于替他背负这些血债,会激怒整个关中地区的大族、百姓,这个合作得不偿失!
第四,李丛嘉不想有求于人!打江山借别人的力量可以,但绝不能把强横的力量当成真正的依靠。想成大事,必须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必须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时代印记,这才是一个皇者要考虑的!
看着李从嘉沉思不语,李守瞳笑笑:“守住潼关,要远比你在敌人侧后方休养生息更划算!辽人入关,万一李守贞不敌叛变,整个关中大部分会转眼易手!加上辽人占据的北汉国土,再有北方强大支援……”
李丛嘉也担心这种可能,但是,柴让一直坚持他的观点:辽国必有内乱,绝不会在关中呆得太久!
柴让的分析让李丛嘉深信不疑。辽国虽然强大,但皇权更迭太快,部族散居,矛盾重重。忠于皇帝的军队不会超过三十万。现在,竟然南下跑到中原腹地的山东、关中,一旦辽国内部更强大的势力崛起,推翻帝室是必然的!
这种情况下,为巩固内部统治,无论谁当皇帝,都要把这十五万人收回去!就算不收回去,也会放任他们自生自灭,绝不希望他们做大做强!
也就是说,这十五万人要么在关中、山东成长为巨无霸,最终夺得天下;要么及时退回辽国,成为旧皇的忠实守护,也有可能成为新皇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