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他身侧的汉国文人们已经在挥毫急书,记录这些难得一见的上好诗词。更有几个无牵无挂之辈,在向身边的唐人询问,怎么样才能留在这儿!
终于到了第十六首诗词,李丛嘉也满头大汗:他是真没词了!再抄袭古人诗词,也得有时间修改啊!
古人的文字极为精炼,每一首诗词都应情应景,想改动其中的意境本就极难,合乎现在情况的更没几首。要不是李丛嘉博闻强记,加上脑海之中反应快,恐怕真难让其合乎逻辑!
即便如此,那台上的评委们,还是在不断指出其中的问题:对仗不工整、词不达意,意境偏离主题……抄袭之作,让李丛嘉如何能严丝合缝?
头痛之余,他深切地感觉到了冯延巳的摔倒、李弘茂的无奈!
第十六首,他只得到了三朵金花。
也就是说,如果他再做下去,也可能质量太次,十不足一啊!
柴荣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六殿下,要不然我再等你一会儿,等你们从城内调来几个大文豪如何?”
这话挤兑得李丛嘉无言以对:如果此后再有人参战,明显有欺负人家汉国远来的嫌疑啦!
他冷笑一声:“二哥,咱们兄弟好像还会射箭啊!”
这句话一提醒,周宗瞬间跳了起来:“对啊,我不是文人啊,怎么跑这堆人中啦!我可是地地道道的武将啊!哎,怎么总当自己是文化人呢!”
这老东西一面说着,一面挑起地上一张硬弓,正是贾潭所用。他轻拉了几下,满意道:“老贾你这劲头还没减!给我一支箭!”
贾潭白了他一眼:“又赋诗又射箭,真当你是全材呢?我可提醒你,很多年没动过刀枪,想得挺美,别把老脸丢到长江去!”
周宗也不搭理他的挖苦,满弓如月,一箭如虹,带着月色的清冷,划破夜空,瞬间扎进了那旗杆之上,几乎半没而入。
远远的,贾崇的声音充满怒意:“老周,你不能轻点啊!把杆子射断了,别人还射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