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赵允让又把佑敬言的问题给摆了出来。
这人如此的急切是打算往死里逼佑敬言吗?
“陛下,老臣昨日上的奏折你考虑的如何了?”
“朕还在调查之中,去西夏是朕派佑敬言去的,他出了什么问题朕也是有过失的。”
赵祯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这样的话着实是非常的不容易。
“陛下,你乃是天子之躯,你怎么能犯错呢,要说有错那也是佑敬言的有错。”
赵允让开始像一个臣子也像一个叔叔那样教育起赵振来。
虽然他这话说得有些急言令色,但是绕是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因为在那个时候的风气就是那样,一个臣子往往把皇帝教训的像是孙子一样。
不论皇帝多么的生气也不能把士大夫怎么样。
因为老祖宗赵匡胤早就颁布了法令,不得杀士大夫。
“皇叔,你若是有什么证据的话那就拿出来吧,要不单单凭借你的几句话朕也不能直接把佑敬言给抓了吧,我能与西夏避免了一场恶战敬言可是劳苦功高的。”
刚刚开始,赵祯就说了佑敬言的一大堆好处。
很明显赵祯是站在了佑敬言这边了。
一般情况下,臣子发生了冲突的时候,作为皇帝是不可能向着任何一方的,除非最后的结果鲜明起来。
现在赵祯在明显是赵允让占上风的情况下,依然向着佑敬言说话。
这结果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一众大臣,不论是范仲淹还是包拯都没做任何的表态,这个时候明显是不适合表态的。
“陛下,这样吧,臣有一个证人,不如就把他带到这里听一听他是如何说得,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