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大人还年轻不了解国家运行的流程也是可以原谅的。”
宋濂能如此替佑敬言说句好话,佑敬言已然是非常感激了。
“臣附议,宋大人所言臣也赞同。”这次出声的是胡惟庸了,这人向来都是见风使舵的,以前觉得佑敬言是朱元璋眼前的红人,不惜一切代价往佑敬言身边凑。
后来随着李玲儿钟情于佑敬言,那个朝堂第一权柄大人物李善长对佑敬言心怀不满后,胡惟庸也不再一门心思往他身边凑了。
最后由于李善长指婚其爱女于李文忠,李玲儿自杀,李善长彻底与佑敬言闹掰,胡惟庸也彻底疏远了佑敬言。
谁都知道与李善长与佑敬言,选谁站队是明智之举。
只听胡惟庸不急不缓的奏道:“听闻佑大人所建之所谓的工厂规模宏大,所需人口甚多,那么如此以来势必会使得无人耕种,那我千千万万人口的口粮要从何而来?”
胡惟庸话音刚落,就立马有人接声了。
除了所谓的重农抑商亘古不变的制度方面反驳佑敬言外,还有就是胡惟庸的这个观点什么人都去工厂工作了,那么地谁来种。
佑敬言至始至终都不发一言,痞笑着盯着每个向他开炮的人,那悠然自得的神态好像这些群臣的讨论和他没有一点儿关系似的。
“佑爱卿啊,大伙儿都说了这么多了,你有什么想说的也说说吧!”朱元璋开口了。只是对佑敬言的的称呼也变了,也摆明了自己秉公处理这件事儿的态度。
“皇上,还是先等众位大臣全部发完言之后臣在解释吧。”佑敬言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朱元璋的态度及其的恭敬,要不是身上那挥之不去的痞气,很容易让人误解成为一个年少有为的翩翩公子。
“好,众卿家还有什么要说的?”朱元璋还真就依了佑敬言。
这就说明直到此时朱元璋还是相信佑敬言的份儿多。
底下那群老奸巨猾的大臣跟了朱元璋这么多年哪能看不出来朱元璋的心思呢?一时之间,有些墙头草立马就放弃了对佑敬言的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