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兴师问罪

寒门栋梁 何时飞雨 2240 字 2024-04-20

值得一提的是,吴经吃饭非常讲究,他在宫里见惯了大太监李广用饭的排场,此时在杨家俨然就讲起了那般排场。一顿早饭,也是山珍海味,丰盛至极。

吃罢了早饭,吴经坐上一顶软轿,张永跟随,杨家也有几个机灵的奴仆跟着,一行人直接奔庆都县衙。

陈光耀此时正在后宅发呆,他早饭都没有吃下。昨晚周致带人抓了杨童的事情,他早已知晓。一种无名的恐惧瞬间袭上心头。

他毕竟是个文人,自打考中了进士后,就来了这庆都县做知县。虽然多多少少也经历了些事情,但像是这样的抓了县丞的大事还是第一次经历。

他虽说也有些胆量,有些骨气,很想在庆都县为百姓们做出些事情,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屡屡遭到县丞杨童的掣肘,让他施展不开抱负。

县丞杨童家大业大,是庆都县名如其实的地头蛇。陈光耀人单力孤,有时候拿杨童还真是无能为力。从本心讲,陈光耀早就盼着杨童倒台呢,可让自己的学生周致为自己出头,牵连了周致,一个不慎,可能让周致就削去了秀才功名,弄个前途尽毁,他终究感觉心中不安。

眼下,他和周致,铁飞花一样的心情,都是急切盼望知府彭泽的命令早些到达。

差役来禀报说吴公公求见,陈光耀登时一愣。说来吴经来找他,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但这么早就来了,事到临头,陈光耀还是感觉很紧张。

无论此时心情多么紧张,有多么不想见到吴经,但还必须要振奋精神去迎接他。没办法,谁让人家吴经是宫里的太监,背后有大太监李广为他撑腰呢。

陈光耀一脸喜气的将脸色阴沉的吴经迎接进来,吴经落座,直入正题。吴经气呼呼的将昨夜周致带领着人大闹杨家,并且抓走了杨童的事情简单说了,而后怒道,“陈知县,想来这抓杨童之事你定然知晓吧?咱家可是知道,那周致是你的学生。”

陈光耀心里一阵唐突,旋即做出分外吃惊之态,说道,“有这等事?下官实在不知。周致是下官的学生不假,但您知道,他县试的时候考了案首,按照这约定俗成的规矩,下官是他名誉上的老师。

但下官和他一直没有往来,他如何就有了这般大的胆子,胆敢抓走杨大人。哼!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下官决不轻饶了他。”

陈光耀想的是,反正事情也是这样了,自己将事情揽过来,说是自己同意或是默许的,只能是让事情更加糟糕。

一句话,周致现在的处境就是这样了,白白搭上自己也是毫无用处。虽说自己在这件事情上也不一定能扭转什么,也不一定能真正帮到周致多少,但能让自己不掺进去就不掺进去,那自己见到了彭泽大人,就有机会为周致洗脱了罪名。

这倒不是陈光耀怕事,不肯担责任。而是事情明摆在这里,陈光耀只要是现在不得罪苦了吴经,那就有可能想办法解救周致。

吴经掐着兰花指眯缝着小眼睛听完,更是怒火三千丈。说道,“陈大人,你可不能袒护你那学生呐。

哼!咱家就不信你一点儿也不知晓。

真若是让咱家知道了,不是你刚才说的这么回事。那可就别怪咱家翻脸无情了,咱家可饶不了你。”

陈光耀慌忙赔笑,道,“下官知道,下官知道,下官是真的不知。”

“嗯,咱家就暂且相信你。陈光耀,现在你知道了吧?你是庆都知县,这是在你的地面上发生的事儿,又是抓了你的下属,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吴经逼问道。

吴经这明显是兴师问罪而来,对陈光耀来说,为今之计只有拖延时间,等彭泽的命令到了,那吴经也就无能为力了。吴经虽说是宫里的太监,但想来他对正四品的大员彭泽也应有些忌惮。

陈光耀沉默了许久,眼看着吴经就再也忍不下去,准备拍桌子了,这才说道,“下官此时只能是派人去四处搜寻周致,将周致先抓了,解救了杨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