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凤女王爷 离子木 3629 字 2024-04-20

很快,玄霄便被霄昭的眼神给瞪住了,一句话也没再说下去。

“……”过了好久,玄霄一跺脚,这才问道,“皇兄,你……你是不是,是不是……”犹豫了很久,玄霄那最后几个字还是没有说完。

玄昭看不下去了,这才问道,“什么?你倒底想说什么?何时……霄公主说话竟也这么吐吐吞吞的了。”

深吸了一口气,玄霄望了玄昭一眼,这才小心地说道,“皇兄,有人说……檀冽有几分像,像曾经的太子爷!”

果然,玄霄看见玄昭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就连握起来的手指骨也显得更加突起了!她心下一惊,连忙转言道,“皇兄,先说好了,等你称帝以后,可得给我一支军队。”

好一会后,玄昭这才慢慢地回过神来,眼神里带了一股说不出的意味,“好,本王何时骗过你,不过,你要一支万人的军队究竟是要干什么?”

玄霄朝着玄昭吐了吐舌头,笑眯眯地说道,“也没什么,就是……就是要去我的夫君。”说到这里,玄霄脸上露出了几分羞意,双手不时地相互扯着,“皇兄,你也见过的,就是上回在客栈里和我打架的那个头带斗笠的人啊!”

“是他!”玄昭脸上有几分不耐,但也没有当场发作,他的妹妹玄霄,从很久以前,他就有意让她与临国连姻,可偏偏她喜欢的却是那样一个与朝廷不带半分关系的人,玄昭焉不有觉可惜之理,只是,在所有的兄妹里,玄霄虽与他非同母所生,但一直就最为亲厚,甚至比起与他同父同母的妹妹玄然还要要好,更何况,玄霄在所有女子中最为出色,帮了他不少,玄昭自幼知道这个妹妹的性子,虽不愿她与那人交往,但面上却半分也不没表现出来,心里却早已在盘算着,何时将玄霄所喜欢的那人除去。

“是他啊!”玄昭点了点头,“很不错,武功也好,虽看不见脸,但想来也算得英俊吧,配你倒也不显寒碜!”

玄霄一听,高兴地环住玄昭的手,“皇兄,你真好啊!”

玄昭笑而不语……

躲在一边一直垂着头,从不与他人双目交接的重华一听,手中的酒杯差点就洒了。

他好不容易杀了个侍卫,替代了他,可谁知,这里竟会那么热闹,偏偏他又有一双叫人发疯也会损害他自已的金银重瞳,那斗笠一摘下,他简直不敢看人。

来到梦华,重华只是取下那人的血,解开老太婆封印在钥匙上的结界,可谁知道,不旦没让他找到那人,反而还真成了这倒酒的侍人,重华心里是气极了的,这会在听到玄霄这样的言论,没让他当场气死就已经就算好的了。

重华单手拿着玉酒壶,另一只手却扶上了自已的眼睛,都是这双眼睛,害得他从小就被人打,就连他的父母也对他弃之如履,要不是老太婆,他哪里活得到现在。

重华抖了抖一身的鸡皮疙瘩,实在不知道,自已到是哪里让那个公主对他念念不忘了!

看样子,要找到那人,先得将这玄霄给打发走,不然,这丫头要真是缠上了他,他打又打不成,骂又骂不了……除了老太婆外,从小没被人爱过地的重华,又怎么下得了手杀这么一个随时对他说爱的女子呢?

越想越觉得烦,重华垂下头,慢慢地退出了人群,他先要找的,恐怕不是离珏,反而是离烨吧,重华记得,离烨曾经答应过他,只要他有需要,就一定会将玄霄给弄走的。

看了一眼所有人的脚,重华自认,没有那看脚识人的本领,只好等子时之后,天全黑了,再去将地斗笠带上,好好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去找人。

看了看影子,酉时也到了,“都到时辰了,怎么小皇帝还没来。”

离烨哪里会不知道,自已的哥哥不是在等小皇帝,而是在等那九国闻名的绿寒公子呢?好在他看的开,也并不觉得如何难受。

“哥!”

手按在胸口,那半块黑龙玉的温度隔着布料传过来,我满脑子正想着莫辰逸,却突然被烨儿打断了,着实吓了我一跳,回过神来,我脸上一红,微觉得对不起这个水晶一般的少年,然而,心与情却从来由不得人支配,我连忙将手从胸口上放了下来,“什么事?”

摇了摇我的手,烨儿歪着头,说道,“哥,要是你觉得无聊,我给你吹笛子好不好!”

我心里一暖,音还没起,便先想起了那长待君的旋律……

烨儿手中的白玉笛子,已经不是原先碎成两半的那支了,虽与原来那白玉笛的外貌一样,可是,我虽不懂玉,却也知道,这玉笛子的质地现先前的那一支,差的实在太远了。

“原来的那只笛呢?”我接过烨儿手里的玉笛打量了起来。

烨儿神情一暗,大概是又想起我当日的绝情吧,不过,很快,烨儿的眸子里又亮了起来,“那支啊……呵呵,可是我的宝贝,我给藏起来了,哥若想看,等回朝以后我再拿给你吧!”

我笑笑,“好,以及让你收着,倒不如给我,以及让你当宝贝看着伤心,倒不如我来看着,好叫我日后再不那般伤你,可好?”

“依你!”烨儿的手暖暖的,他的眼睛,那么深情感激地瞧着我。

“行了,你还吹不吹!”

烨儿点了点头,飞身往一群舞女中站去,对着一边的乐师做了个手势,很快,所有的音乐都停了下来,初时还能听到个人的说话声音,可是很快,发觉不对劲的人们,也都停止了说话,直将目光抬到了烨儿身上。

少年朝着舞女们笑笑,“别停啊……不知离烨可有机会与各位伴奏?”

舞女们围着他重新扬起了翩翩衣裙。

烨儿……是那么美好的少年,只见他将玉笛缓缓地放到唇边。

刹时间,如伶仃酒泉的乐音渺渺响起,那么清脆,那么动人,我已不知道如何形容……

那乐音不是长待君,比起长待君那悲哀无奈的音乐,这支歌里多了几分浓浓的欢喜起情意……

参加过次歌舞的舞女们日后回忆起来,只道一句,“这一生,从没有跳过比这日更好的舞姿了。”那一日,随着少年的乐音,她们已经倾尽的一生热情去舞,去歌,去将自已对于舞蹈和人生的感情全都释放了出来!

而听这那日笛音的客人,日后再听笛子时,也不由地与青羽的摄政王离烨相比!

日后史书之上,《九国列传》记下了这样一段话——青羽九王,离烨也,人平敦厚,素有贤王之称,然,最于后人所称道也,则为九王之笛音,有闻者言,“生而只此一曲,已足矣!”九王之笛乐,直至后世,与其得并者,堪堪难得。

少年的笛音就是有这般的魔力。

最初的时候,我还能听到那笛音,可是,慢慢地,我的耳朵里已经什么都听不见了,只剩下少年在台上凝望我的眼睛。

全世界都安静了,人也全都消失了,少年手执白玉笛,腰系紫砂酒壶,空气中全是淡淡地相思泪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