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望仙对此只是摇头,再次详细说明道:
“炎黄两系争斗千年,两败俱伤,共工和颛顼有大错,一个气量狭小,一个鼠目寸光。”
众人大惊,特别是见过共工和颛顼的李玄靖。
炎黄两系执牛耳之人,竟然被楚望仙如此看轻。
“黄帝和炎帝,还可称的上雄才大略,蚩尤和刑天虽败亡,但也可称为悲情英雄。但共工和颛顼,根本是两纨绔子弟,才具低劣。”
“共工撞倒不周山,宁肯玉石俱焚,害得修士再也无法前往仙界,实在是气量狭小。”
“而颛顼先砍建木,擅自行动,不顾后果,然后又立不周山,妄图垄断人间与仙界通道,更是鼠目寸光。”
“连人间帝王,都知道建立科举,笼络人才,使得上下层流动,才能保持王朝不腐。而颛顼此举,只是使得人间的天才修士无法流动到仙界,仙界千年不变,日益腐朽,这才有太上老君建立道门一事。道门不拘一格,不限血统,掀起惊天波澜,收拢了大量人心。否则太上老君何德何能,怎可能登上无上之位,无它,顺势而为罢了。”
楚望仙愤愤话语,让左慈陷入沉思。
他只看见太上老君登上高位,却看不见大势。当年的仙界,上下层不流动,下界升仙之人没有出头之日,所以左慈才与太上老君联手,挑战西王母。
即便是仙人,也有向上的梦想,谁剥夺了这梦想,谁就是自己的大敌。
这才是真正的天道。
听了楚望仙一席话,左慈才算是大彻大悟。
对比人间王朝,动辄皇族垄断权势的王朝,无不是骂名滚滚。最近的满清立宪,弄出皇族内阁,人心尽失,墙倒众人推,也是此理。
“建木之柱,或者不周山究竟在哪里?”吴艮突问道,脸色兴奋。
“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后,随后发生了何事?”楚望仙转向苏瑶。
他继续道:
“随后的故事便是女娲补天,但很明显,这件事又是以讹传讹。女娲不仅没有来补天,反而在不周山倒塌之后第一时间赶来,那她来做什么?”楚望仙一顿,目光灼灼问道:“苏瑶,你在北风界之中这么久,难道真的不知道不周山在哪里?”
苏瑶神色骤变。
犹豫许久,突然凄凄开口道:“这件事你都知道吗?其实女娲并未前往不周山,前往不周山的,其实是我。”
莽莽高山之上,寒风凛冽刀割壁石,昆仑山脉连绵万里,放眼百里,没有人烟,只有皑皑白雪的众山山顶。
人在如此巍峨的山脉之中,显出渺小,微不足道。
山顶之上,几道身影拱卫着楚望仙。
狂风掠过他们,如击岩壁,撞击的粉碎。
他们正是左慈、李玄靖和陈抟等人。听到楚望仙要去不周山,他们都嚷嚷着要去开眼界。
“你们可知道不周山的故事?”
“共工怒触不周山。”左慈干脆回道,此事在两千年前,便已经流传许久。
汉代《淮南子》中有详细记载,左慈身为汉朝人,自然知之甚详。
“仙界之中,我曾经见过共工,问过此事,他不置可否。”
李玄靖插了一语,让众人刮目想看。
其长期居于天庭,虽然地位卑微,但李玄靖总是见过许多大人物的,甚至偶尔还谈了几句。如此一说,倒真显出不凡。
“那你问过他为何触怒不周山吗?”楚望仙反问道。
“这倒没问,应该是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而撞毁了不周山。”
李玄靖回道。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并称华夏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这四个故事流传甚广,但背后往往另有真相。
《淮南子》中曾记述了详细的故事:“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共工是炎帝后裔,山海经中记载共工是祝融之子。
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两人都是正根苗裔。
炎黄两帝去了仙界后,人间帝位空悬,黄帝之子昌意的实力和才能都不具备,不足以压服炎帝一系,甚至连自己的黄帝一系也压不住阵脚。
这才有野心勃勃的共工和同样精于算计的颛顼争夺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