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先锋

重生之弥憾 邓丁 1282 字 2024-04-20

薛仲儒敲了敲桌面:“你觉得先锋杂志办的如何?”

顾北道:“可以做的更好。”

薛仲儒道:“为什么这么说?”

顾北道:“杂志的路子走错了,《西泽先锋》是以传统文学为主的,但投稿的都是中文系学生,中文系学生不可能比得上文学大家,大部分都是模仿的,但有其形而无神,太古板了,死气沉沉的,和大学生的叛逆追求新兴事物的性格严重冲突,我认为校园杂志不应该走这种传统文学风格。”

薛仲儒来了兴趣:“那如果让你操刀这本杂志,你打算怎么做?”

顾北就从校园杂志的定位到内容再到市场说起,他浸淫编辑文案界十多年,不说有多么大的见识,但对于中国杂志行业这十几年的发展脉络了若指掌,回到十多年前干自己的老本行,他有充分信心把这个杂志打造成一个成功的商业化产品。

2001年,通俗文学才刚刚有了崛起的苗头,后世大火的网络文学甚至是还没有明晰的概念,那个年代依然是传统文学称霸天下的时代,但是毫无疑问,随着韩寒和郭敬明等一批青春文学偶像的崛起,未来五年内,最有潜力的当属青春文学,所以,如果顾北入主《西泽先锋》杂志,肯定走通俗青春文学路线。

当然,无利不起早。

当顾北决定应聘《西泽先锋》的主编职位时,他就想好了如何获利,其实他完全有能力自己创办一家全新的校园杂志,问题在于他拿不到刊号,这玩意儿凭个人去办是基本上不可能的,除非有大财团支持,还要有强悍的人脉关系,而《西泽先锋》杂志虽然在顾北看来办的不咋地,但它是挂靠在校党委底下的,师出有名!

这是顾北想当《西泽先锋》杂志主编的唯一原因,有刊号。

当然,想要打动薛仲儒、林国栋、袁野三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顾北年龄比较小,大一新生,在三个面试官眼里顾北没有实践的经验,简历一片空白,只能光靠一张嘴巴来说,他也不知道他的想法符不符合三位面试官的胃口。

顾北说完之后,薛仲儒笑了一下,说你挺有想法的。

另外两位面试官林国栋和袁野都没什么表情,这两人都是领导,根本就不懂怎么办杂志,想引起他们的共鸣难如登天,这种现象在中国体制内太普遍了,外行领导内行,中国足球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面试完之后,顾北去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