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

女汉子 马蹄声凌乱 2283 字 2024-04-20

次日清晨,吴祈宁揉着腮帮子站在厨房,左看右看,想找个趁手的家伙事儿把法棍儿给劈开。这越南不产小麦,什么都是米粉做的。所以越南人民拿面粉做的东西统统都……

哎……

很有想象力……

这面包好吃歹吃先放一边儿,着实是做得太瓷实了,掰不开,嚼不动,遇水不溶化,抹油不降解,这要是拿法棍改个戒指,估计能戴到离婚。

小一米长的面包,赵工和李工刚才在外面对面儿扽,楞是扽不断的……

硬而有弹性,这大长面包让同来的小陈兄弟挥舞得霍霍生风。

盛年歪着头坐在那里:“定海神针铁!”

许大爷说不行我去拿电锯,吴祈宁老觉得,这杀鸡焉用牛刀?

于是她就又接过来了,站在厨房里左看右看,吴祈宁就纳闷儿了,自己怎么老是那个给老板做饭的?

在家是穆骏,出国是盛年。

早知道我上的什么滨海大学啊?新东方烹饪不是挺好?

姐姨来的比较早,冷着脸子看了吴祈宁半天,递给吴祈宁一把有锯齿刀,吴祈宁恍然大悟,这玩意儿是得锯。要说这法棍做的真结实,面包锯开都不掉末的。

在姐姨的帮助下,吴祈宁做了早点:面包、煎蛋、酸黄瓜加西红柿切片和一点古怪的越南酱汁,配一杯越南咖啡。

盛年吃饱喝足施施然抹了抹嘴,容光焕发地朝吴祈宁笑地眉眼弯弯:“嗯,还挺好吃……”

要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被盛年这样赏心悦目的帅哥称赞,吴祈宁还是比较开心的,她虚心地客气着:“是吧……”

盛年潇洒起身:“中午接着做……”

吴祈宁蹦起来:“什么???”

盛年回头,皱眉看着她:“喊什么喊?上班去啊!”

于是吴祈宁就臊眉耷眼地上班去了。在陌生的地头上,气势就是比较差,因为你没办法摔门回家,忒远了……

然后他们就开始上班了。

盛年带着李工和赵工最后确定需要从大陆带过来的设备,并且让许大爷接见了越南本地的机器供应商。小陈去申川学习一下从大陆公司调来设备的进口报关问题,吴祈宁则需要招聘通晓越南语和中文的翻译,然后就是招聘工人进厂。

坐在簇新簇新的办公桌后面,哗啦啦地翻着中文简历,吴祈宁有种时间穿梭二十年的感觉,好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些来中国投资建厂的外国人找翻译,想来是否也是如此?

越南进来与中国经贸往来频仍,台资、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泛中华地区前来投资建厂的是大笔规模,又有诸多华裔在此不过三代,所以会说中文的人不少。且学习中文在越南本土蔚然成风,虽然不若柬埔寨到处可见补习中文的招牌,但是想找个会说中文的年轻人并非很难,他们的求职薪水也与在大陆雇佣一个英文翻译不可同日而语。

吴祈宁挨篇翻了简历,圈定几个读写相对流利的年轻人,电话联络,听听口条儿还行的,就约来面试。

吴小姐做事敢切敢拉,面试一下午,干净麻利脆,当天拍板,就把人选定下来了。

她给自己留下了助手二十岁的助手张世梅,阿梅的爷爷是华裔,从小磕磕绊绊讲中文,虽不很好,交流足够。重点是,年轻,好教,而且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