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章 大结局(下)

他的小锦儿心其实很软,她这一世最大的愿望,也只是好好的守护她的家人,守护她所有亲近的人。

可是,他却让她一个人,一次又一次的承受了失去亲人之苦。

她不愿醒来,都是他的错,他好想和她解释,可是却又没有一点办法。

他只好每日虔诚的向太祖皇帝上香,让他把她带回自己的面前。

今天看到海棠殿榻上的侍女,他身形颤抖,一瞬间后怕到了极点,他怕她醒来恨他,怨他,逃开他。

所以他关闭宫门,发动宫人在这宫里大肆的找。

可是却一点回音都没有。

正当他绝望之时,江流却忽然来禀告,说卫国大长公主选面首的仪式忽然临时暂停了,而大长公主遣散宫人,紧闭寝殿,不知和里面的一个小侍女说着什么。

他立刻赶到这里,果然,距离上一次分别的时日,几乎快要两年的时间,他才真正意义上的再一次见到了她。

他一步一步的向她走去。

元锦看着他,看着那张熟悉的面孔近乎深情的望着她,一步一步的向她走来,她心底的委屈和后怕就不断的涌上来。

“你别过来!”

殷承夙慢慢走近她,看着那张朝思暮想的容颜重新在自己的眼前鲜活起来,心脏喜悦又疼痛的酸楚着。

他怕她误会他,他怕她怨他,所以即便此刻多想把她抱进怀中,他也只是哑着声音,带着诱哄,缓声解释:“锦儿,他们都没有死,你相信我,好吗?”

“你仔细想想,你的确听到了他们已死的战报,可是,你有看到过哪怕一具的尸体吗?”

元锦愣了愣,想了想,犹疑的摇了摇头。

他慢慢的靠近:“对,因为几乎每次出战,我都会亲上战场,我知道,周家的每个人只要看到我的脸,就一定会明白一切。”

“所有的人都是诈死,为了避免战乱对百姓造成的伤亡,我同他们决定伪作战斗,然后每当时机成熟,我就会将他们的人编入戒日的军队,再派死士回去向殷承乾禀报周家人战死的消息。”

“这些战役中,虽然仍有伤亡,但我已经把伤亡控制到最小,周延文,周延靖,周延臣,周延亭,还有护国公周权,他们一个都没有死,我只是在用他们向殷承乾打心理战,打到他的皇后自己杀了他,打到后来登基的殷承彦无奈之下拱手让出皇位。”

是这样吗?

都没有死吗?

真是……太好了……

元锦怔住,隐忍了许久的崩溃终于在此刻一齐崩塌,她哽咽着,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掉。

殷承夙终于走到她身前,眼底满是怜惜的疼痛。

“小锦儿,对不起。”

他轻缓的向她解释着。

“我不能向你透出任何风声,因为我的任何讯息一旦泄露,无论当时大启的君主是谁,都会立刻明白你是我的软肋,他只要一调整对戒日的战术,让并非周家人的其他将领出来和戒日对战,到那时候,可能就真的生灵涂炭,尸骨遍野了。”

元锦也能想明白着其中的厉害,只是觉得这两年的紧张和痛苦,恍惚的如梦一般,只能傻傻的点头。

殷承夙心下一松,轻轻张开双臂,隐忍的,温柔的哑声问:“还愿意抱抱我吗?”

元锦心防卸尽,终于泪流满面,扑入他的怀中。

……

天启二年秋十月十四。

丞相齐明甫之女于戒日苏醒,次月,帝夙携其重返大启都城,册立为后。

封后大典异常繁荣盛大,驻守大启各地的武将世家,护国公府周氏众将军,皆携厚礼回京祝贺。

其中,靖国将军周延亭带回了一个一岁左右的男童献与帝后。

原来,这正是当年帝乾罪后秦理儿下令暗中诛杀的帝夙与后齐元锦的嫡长子,当年为避宫闱内乱,周延亭设计将此子暗中调换,藏在身边精心照料,皇后苏醒,天下太平,周延亭便将此子完璧归赵。

此后,帝夙一生不曾充盈后宫,与齐后相濡以沫多年,共生下两子三女。

帝后相继薨逝后,殷氏皇族仍旧统治大启数百年,其间仍旧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百年之后,有人称戏称帝后都是仙人转世,应运而生,福泽大启。

帝后逸事亦被编著成书,流传千古,诸多跌宕筹谋,终成美谈。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