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 章

京市日报大刀阔斧地改革,苏茵的办公室从每个组的集体办公室搬到了独立办公室,全权负责社会经济组。

原来的组长何国强看着当初大学毕业进报社的年轻人一路成长,颇为感慨。

“以后好好干!”何国强也年近五十,估摸也干不了几年,他想起那句话,“机会是给年轻人的。”

苏茵再回首,十九岁市只身来到京市,如今三十三岁,她笑了笑:“我也不年轻了。”

现在报社里来了很多大学毕业生,里头不伐许多七零后,可比她年轻。

“瞎说!”何国强闷声道,“跟我们这种老骨头比,你,杨友卉这些还不年轻啊?”

这次投票选副主编,最让他意外的还是宋进民,这人老爱和自己组作对,心眼儿又小,竟然是最早投票苏茵的。

对此,宋进民看着何国强,又骂骂咧咧数落他:“我不投她还投你啊?让她上去总比你这个老东西爬我头上强!”

何国强嗤笑一声,吹胡子瞪眼看着他,想起主编说的话,宋进民在苏茵教训了经济报的人后喜笑颜开,又因为老同事古俊伟的叛变唏嘘不已,反而破天荒夸了苏茵几句。

何国强笑笑:“你倒有本事,宋进民那个小心眼儿也服你。”

苏茵升任副主编,回家便和家里人大餐一顿,又被几个好友喊着请吃饭。

李念君顾承慧何松玲都“抛下”家里人,单独过来宰她一顿。

“请客请客!都当上副主编了!必须请客?”

“真厉害啊,咱们茵茵!”

苏茵特别大方,手一挥,直接开口:“想吃什么随便点!”

几个女同志留着样式不一的发型,大波浪卷,齐肩卷发,短卷发和齐肩直发,过去大家都留着同样的双马尾辫,如今已经焕然一新。

在京市近来火爆的西餐厅,四位女同志点了罐焖牛肉、奶油烤杂拌、红菜汤…一手拿刀一手

拿叉。

李念君叉着牛肉入嘴,不禁感慨:“西餐这玩意儿偶尔尝个新鲜还行。”

“是吧。”顾承慧似乎寻觅到知音,“吃多了还是不得劲!”

何松玲点头如捣蒜,轻轻一笑:“我还以为你们都特别爱吃呢,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吃咱们国家的菜。”

苏茵翘起嘴角:“嚯,大家都不爱吃西餐,那我们怎么说起来吃这个的?”

李念君看向顾承慧:“承慧说的要宰你一笔大的。”

顾承慧立马辩解:“但是是松玲说的西餐特别贵!”

何松玲一懵,将口中的红菜汤咬下去,看着李念君:“念君姐当时立马说啊,那就吃西餐。”

结果就一锤定音了。

苏茵唇角勾起笑意,桌上几人也跟着笑,行吧,来都来了,好好吃了这顿再说!

“干脆再来点红酒吧~”顾承慧瞄到隔壁桌正在喝红酒,用的高脚杯,看着很像那么回事。

“好啊,我还没喝过呢。”

“那就来一瓶。”苏茵立马招来服务员,挑了一瓶红酒。

鲜红的液体在透明的高脚杯里飘着阵阵酒香,四个女人一台戏,一顿饭从傍晚吃吃喝喝到夜里八点多。

等回到家时,顾承安看着这么多年第二次微醺的媳妇儿,一把搂住她。

“和承慧她们出去吃个饭还喝得挺高兴啊。”

苏茵穿着杏色风衣,线条优美的衣摆蹭过顾承安的手臂,整个人也贴了过去:“我们喝的红酒,味道还行。”

喝了几杯红酒,苏茵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半清醒半迷糊,却是对着顾承安俏皮一笑:“比你们的白酒啤酒好喝多了!”

顾承安哑然失笑,还争这个。

将人扶到床上躺着,他又去客厅冲了一杯蜂蜜温水,喂苏茵喝下。

翌日,苏茵迷迷糊糊醒来,伸个懒腰只觉得神清气爽,她记得自己昨天喝了红酒,酒量最差的自己还有些发晕,被李念君给嘲笑一顿。

打个哈欠的功夫却听到身边的男人揶揄一句。

“知道你昨晚喝酒回来干了什么不?”

苏茵眯着杏眼看向男人,上次喝醉酒的不好回忆瞬间涌入脑海,不过到底夫妻多年,看着顾承安这副似笑非笑的模样,她立马看出来,这人在诈自己。

“少来!”在被子里踢了男人一脚,苏茵哼一声,“我酒品可好了,喝醉了直接睡觉!”

“你倒机灵。”顾承安倾身贴了贴媳妇儿的脸颊,都骗不到这人了。

苏茵年纪轻轻就升任副主编,可报社里没有人不服她,就连最爱唱反调的宋进民这种时候都投的赞成票,过去的各类报道都是一名记者的光荣勋章。

顾承安翻出家里的大箱子,厚厚的一大摞,里头是每一期有苏茵执笔的稿子登报的报纸,顾承安从第一期开始就收集了起来,到如今已经是数不清的数量。

随手一翻动,发出刷刷的响声。

月中旬,京市十大杰出企业家评选出炉。从企业规模发展,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贡献等多方面评选。

茵乐牌老板顾承安以三十四岁的年纪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代表。

京市日报以及其他报纸电视媒体对十大杰出企业家进行采访。

苏茵带着社会经济组组员杨友卉来到十大杰出青年的授奖现场,看着□□以及经济发展部部长为其颁发奖章。

现场照相机、摄像机咖嚓声不断,各路记者分别采访杰出代表,顾承安一袭黑色西装白色衬衣隐没在人群中,可又因为出众的气质备受关注。

准备采访他的报纸和电视台广播台络绎不绝,现场一片热闹。

杨友卉冲苏茵挤眉弄眼,捣鼓苏茵一胳膊肘:“你们两口子真是不得了,一个年纪轻轻就是副主编了,一个年纪轻轻都是十大杰出企业家了,真是让人羡慕!”

苏茵唇角抿笑,为自己,也为男人骄傲。

“我们家星星还说,她也不差,她是优秀少先队员。”

“哈哈哈哈哈。”杨友卉被逗笑,“是不差,一家三口都有能耐!”

采访接近尾声,杨友卉向顾承安提出最后一个问题:“顾老板,那你在创业路上最想感谢谁?或者说有没有什么人或事对你影响最深。”

顾承安英俊的眉宇间仿佛春风化雨,在一众记者的围观下,闪光灯闪烁中,看向人群后方的女人,两人视线相遇,眼中只有对方。

“我这三十多年要感谢的人很多,最感谢的是我二十岁那年认识的一个女同志苏茵,她不远千里来到京市,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茵听到那句我二十岁时认识的女同志,嘴角微微上翘。

采访结束,其他报社和电视台广播电台记者收拾着离开,杨友卉和顾承安也见过多次,这下才以苏茵好同事好朋友的身份打趣他:“顾老板厉害啊,是我们报社的常客。”

“行,那我以后就住你们报纸上了。”

见媳妇儿在工作场合一直和自己保持距离,好像不认识,顾承安慢慢走近她,锃亮的黑色皮鞋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两人面对面相视,苏茵冲顾承安歪了歪头:“顾老板还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