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

苏茵再劝也没法,毕竟饿了太多年,这样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的。

这两天,不少看了报道的好心人还往东门派出所门口和报社门口放东西,指名道姓送给孩子们,有小孩儿的衣裳,有吃的用的,还有不少人天天往报社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苏茵听着接线员快忙不过来的身影,第一次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新的认识。

原来握着一支笔,竟然也能产生如此大的能量。

=

“安哥,嫂子那文章忒厉害了哎,我今儿出门还听到邻居大爷大妈在说这事儿,骂那些人拐子千刀万剐!”

胡立彬如今腰包鼓了起来,租了间四合院的单间配一个厨房,倒也是清净,平日里碰见邻里邻居关系也不错。

他今天早上特别自豪地告诉邻居,写那篇报道的记者是自己好哥们的媳妇儿,惹得邻居们都有些

激动。到来人,两个年轻小伙儿,是周正的面相,一眼看去有些正气。

顾承安初来乍到,倒是坦诚,自报家门后送上了吃的:“孙局长,不好意思打扰您,实在是我们在办厂开始阶段摸着石头过河,不懂的太多,想讨个指教。”

孙局长看了看桌上的苹果和一块粗布展开,里头拿个木盒装的糕点,倒也没说什么。

“你们开厂是为了什么?”

“赚钱。”顾承安答得迅速。

这般坦诚倒是让孙局长有些惊讶,随机染上笑意:“一般人来我这儿求人办事,总得准备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刚刚那个问题,都得答些为人民服务,替社会承担一部分现在严重的就业问题,你倒好…”

顾承安笑了笑,出身军人家庭的他腰板坐得挺直:“您说的那些也是开厂后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我自然也有意。不过我始终觉得,赚钱养家不寒碜,没什么不能说出口的。”

孙局长深深看他一眼,端起茶盅吹开嫩绿的茶叶浮沫,饮上一口浓茶,待放下茶盅这才道:“你们也别客气,尝尝这茶。”

胡立彬觉得这位退休的局长很有些气势,看起来笑容可掬,可那双浑浊的老眼似乎又能看透人心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