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年年都有的一场科举,每年都能唤起镇上百姓的热情。

今年周自言,宋卫风等人都不用参加,时间空闲了许多,就专门带着家塾那五个小孩去参加。

周自言本以为钟窍一会紧张的吃不下饭,夜不能寐。

没想到钟窍一竟然能稳住心态,照旧温习。

对此,钟窍一解释:“以前一直想带着秀才功名搬出去,后来……反正我觉得,现在住在衙门,和外祖父他们在一起也挺好的。”

自从跟着周自言读书,他和外祖父外祖母的关系都和缓了许多。

现在已经能够自然的和他们表达亲昵。

所以,对于搬出去这个愿望,也不是那么渴求。

“你能这么想挺好。”周自言原本还担心钟窍一给自己压力太大,现在看来没事了。

越放松越稳定的心态,说不定更有助于考试。

钟窍一能提前改变心态,对他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童试还是那样,先县试。

第一天,周自言和宋卫风提着五个小包袱,把五个孩子送到考棚。

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不要紧张,也不要苛求自己一定要考中什么,万事都以自己为主。

五个小孩乖乖在考棚外齐齐作揖,然后在周自言和宋卫风的注视下,迈步进入考棚。

自此,开启属于他们的科举之路。

周自言看着五个小孩拥挤的背影,无端产生一些感慨,“竟然把他们都送到考棚里了……”

他当初可只是想教宋豆丁一个孩子的啊!

“周大哥,还是担心担心咱们自己吧。童试既开,那乡试就不远了。”宋卫风搭上周自言的肩膀,“错过今年的乡试,那就得等后年,中间空闲一年多,不知道要出多少变数。”

“说的也是。”周自言看向庆京省的方向,那里还有在京中等他的人,“今年乡试,一定要去。”

“……”宋卫风‘嗯’了一声,“今年乡试,周大哥一定行的。”

“你和豆丁也可以的。”周自言以为宋卫风是担心他和豆丁,终于聪明了一把,安慰宋卫风道,“还有半年多,不用太担心。”

宋卫风视力极好,远远就看到了廖为安,“廖夫子!”

廖为安一身蓝色圆领长袍,挺如松柏的气质,在考棚周围鹤立鸡群,实在显眼,想看不见都难。

廖为安也看到站在考棚门口的二人,走过来叙旧,“周夫子,宋学子,好久不见。又是一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