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可这个制度,好像不是他们大庆的律令啊!

“这件事实在折磨人,学生日思夜想,夜不能寐,所以浅浅构想了一个全民读书的场景。”周自言说的就是现代义务教育。

历史和时间可以证明,在人口大国,义务教育绝对是最好用的办法。

所以他在写的时候,不免带上一些现代义务教育的想法。

可是他也知道,义务教育在大庆来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不敢写的太深入。

钟知县放下文章,“周秀才,你说说你的想法吧。”

县丞收袖摆墨,准备记下周自言说的话。

周自言想了想,揣手而道:“回大人,学生心中只有一个不成样的设想。在学生心中,若能让全大庆百姓都读上书,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可学生也知道,这样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错。”钟知县点点头,“读书艰苦,不仅费用极高,未读成之前,也没有任何进项。这对于一个小家来说,太奢侈了一些。”

“正是如此,所以学生觉得,一方面要想办法压下读书的条件,另一方面就是要宣传读书的普适性。不要再让民间认为读书是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做的事情。”周自言掀开茶盏,喝了一口润嗓,“许多百姓一直认为读书只有那些世家子弟,或者富贵人家才能读。他们那些泥腿子,一辈子只能做一个泥腿子。”

“有这样的想法在,不管怎么推动他们,他们也不会前进的。当下,应该先想办法让这些人知道,读书,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并非某些人的专属。”

周自言顿了顿,这话他只敢在马鸣沟说。

要是在庆京省,他这些话一出,那些氏族子弟,就能一人一个臭鸡蛋砸死他。

——哪里来的竖子,竟敢这么玷污读书识字!

“普通百姓对于读书的理解,就是科举,做官,是他们一辈子也够不上的事情。非也。学生认为,读书也分阶段。”周自言缓缓说来他的想法,“第一阶段,就是认字。第二阶段才是读文章,去明理。第三阶段再往上走一走,便是感悟书中道理,明白世间一切,然后参加科举,再将自己所学,反哺给世间。这第四阶段么,则是抛弃人间功名利禄,成就圣人之心。”

“而大多数百姓,其实都只需要第一阶段。他们只要能认字,就能想办法改善自己的生活。”

周自言声音浅缓,说得内容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钟知县听着,频频点头。

而县丞大人已经笔下如飞,记录不停。

钟知县咀嚼了一番周自言的话,好像明白了周自言的想法,“所以你的意思是,得先让治下百姓明白,读书并非那么高不可攀,也并非只有小部分人才能做到。”

“正是。”周自言小心观察钟知县的反应,想看看钟知县是否认为读书是神圣的。

钟知县站起身,在台上踱步。

“可圣贤书,当真能让他们理解么……”钟知县好像陷入了纠结,但没纠结多久,还是被父母官的责任心占据上风,“不过你说的在理。管他读书一道是否高贵,先让百姓们读上书,吃饱饭才是正理。”

他自己就是农家出身的,他这样的泥腿子都能做成一方知县。

凭什么他治下的那些‘泥腿子’不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