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既然别家书院都有自己的学士服……

那他这个周家家塾,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的学士服?

想想五个小萝卜头,穿着同样的小衣服,坐在院中朗朗读书,一定很有趣味。

他这个小家塾,只有五个小孩,也不用专门去设计什么学士服,只要买五件统一的童衫即可。

周自言心下意动。

脚步一转,竟然又去童衫那里逛了一圈。

最后按照五个小孩的体量,买了五件一模一样的小童服。

买好这些后,周自言再想不到其他要买的东西,“窈娘,就这些吧。”

窈娘闻言,叫来旁边一直站着的小厮,“大壮,来!”

小厮把周自言选好的筐拿走,弯腰请周自言跟上他,“公子,您这边请。”

周自言跟着小厮,交好银子,又选了一个送货上门的服务。

花费半个时辰,总算买好所有需要的东西,只等着两天后,这‘帛衣客’送货就行了。

买完这些日常所需,周自言又走进一家墨斋,挑挑拣拣,买了好些笔墨纸砚。

结账时,周自言看着算盘上的数字忍不住皱眉。

只是七根普通的墨条,竟比他刚刚买的所有东西还要贵。

在庆京省时,七品以上官员的笔墨纸砚都由宫中分发,每个月只要记得去领就行。

而且庆京省有自己的制墨坊,周自言即使自己出去买,也花不了几个钱。

没想到来了这南边小镇,笔墨纸砚竟然这么贵。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

马鸣沟没有自己的制墨坊,这些墨条要么是工匠制作,要么就是外地进购。

一来一回,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可是上课哪能没有纸笔墨条?

小萝卜头们现在愿意跟他一个没有功名的人读书,他总得照顾照顾他们吧!

“哎。”周自言摇着头,买下所有需要的笔墨纸砚。

读个书不仅要交束脩,还要额外花钱买笔墨纸砚。

这笔墨纸砚的耗费可是个无底洞。

难怪一个普通家庭只能供起一个正儿八经读书的孩子呢。

宋父从农夫起家,现在能供养家中两个孩子一起读书,长子竟然还能去正规书院上课,实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