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大事上,胤禛显得比玄烨要冷静冷酷许多, 所以他看到的也更加充满着残酷与冷血。
许久后, 玄烨才道:“你说得对……大清与秦, 到底是不一样的国情。”
想要复刻秦的成功, 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到大清的未来,玄烨就忍不住忧心忡忡,这道难题,实在是太难了, 大清根本应付不过来啊!
和各朝皇帝, 都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事,有了一些新的领悟和见解不同, 秦朝的公卿们,大多一头雾水, 初听时,完全理解不了这其中的概念与意思。
李斯这样的聪明人, 或许能有些模模糊糊地概念,却也无法说得清, 再加上他被愧疚、心痛、后悔等情绪牢牢困住了, 脑子也转的格外慢。所以有人问李斯, 可懂天幕的说法是何意时,李斯也只会摇头。
嬴政看着李斯的样子,知道以这位丞相的聪明程度,即便是不能完全明白, 但听到帝制、奴隶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这些关键词时,应该是有些领悟的, 但他被扰了心神,有些浑浑噩噩的,自然想不明白了。
这样的李斯,让嬴政有些同情了起来。毕竟是自己曾经的左膀右臂,就像吕相吕不韦一样,毕竟都帮助过自己良多,都是难得的合心意的臣属,李斯这样子,让嬴政内心那并不多的柔软之处,也有点被触动了。
李斯为何会如此失魂落魄,嬴政猜测应该不是为了自己的死,毕竟在灵堂时,嬴政有注意过李斯,他那时虽然悲戚伤心,却没有这般失态。
难道,是他做了什么对不住自己的事?嬴政猜测。
【嬴政是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在以文字表意的华夏来说,用这个称呼来作为国家君主的头衔,绝对是一种给人加光环的事,一提起这个称呼,就会觉得比周朝的王之类的,更加霸气,更加威武威严。但嬴政估计也没想到,真个称呼他自己配得上,后世有些贤明的君主、有担当的君主、有进取心的君主配得上,但还有许多反而靠着这个在混饭吃吧?】
嬴政:……
他现在知道了,真是谢谢了,对他的冲击蛮大的。
【皇帝这个有别于王的称呼,仅仅是作为一个十分具有象征性的标志而已,这个称呼所代表的含义更加重大,象征着中央集权,也象征着□□加强,象征着政治形态发生了剧烈变化。从皇帝诞生开始,就意味着“拢权”是永远的追求。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每次一些王朝进行了制度改革,最常见的一项影响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君主□□。因为这是这个制度运行的必然逻辑,就像资本永远追求增值一样,帝制永远追求权力的集中。所以到了帝制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时,达到了皇帝集权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