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本就是个共情力颇强的人,天幕所描绘的嬴政孤家寡人的状态、与吕不韦无法修复关系的惨烈结局,都让李世民心中十分受震动,即便是还没哭出来,眼睛里已经开始闪着泪花了。
李治默默转过头,装作没看到。
自己老父亲确实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物,可是有时候又感性得很,如此矛盾之事,竟然出现在了他的身上,也是离奇。
其实看到嬴政这样作为普通凡人的一面,许多人的感受,不是神有了伤口,而是神有了灵性。
而对嬴政来说,更多的是往事不堪回首。
【当然,始皇帝有这样的“小失误”,是可以理解的,现在人失恋了还得去喝醉一回,发一次疯呢,刚亲政的嬴政,不也是咱们如今大学生刚毕业的年纪,刚被社会毒打的年纪么?嬴政遭遇如此重创,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也很正常,符合人性,说明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说明他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嬴政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这天幕可真维护自己。
前面讲别的朝代,那些皇帝犯了错,就会被天幕揪着骂,甚至祖宗都要翻出来骂,到了他这儿,竟然没被骂了,还被维护了,还真是……感觉奇特。
【李斯的《谏逐客书》,让嬴政从情绪中抽离了出来,冷静了下来,于是嬴政撤回了一个“逐客令”,那些出谋划策的幕僚们,还能留在秦国,能待在秦王嬴政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其实这件事,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嬴政宽容大度和知错就改的特点。知错就改不用说,《谏逐客书》有理有据地指出了错误,他立马就撤回了决定;说宽容大度是因为,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是,李斯和嫪毐一样,也是吕不韦举荐的人。在嫪毐和吕不韦接连暴雷以后,嬴政依旧能重用李斯,可见他是懂不连坐的。】
【而这些食客们,也没有白费嬴政的供养,在秦一统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有李斯、尉缭,武有王翦、王贲、蒙恬、辛胜等大将,个个都在一统六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的武将王翦,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李牧、廉颇三人齐名。】
【其实王翦这个人,还有许多可以讲的内容,比如他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祖宗之类的,比如对于平定嫪毐叛乱,和铲除吕氏势力,都贡献了力量……当然春秋战国时期,本就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都是有着非凡经历与能力的人,这些呢,咱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出专题再讲。】
【回到嬴政身上来。他从吕不韦的事情上抽身以后,恢复了平静,立马就开启了全速搞事业的状态,别看到了三十岁才灭掉六国中的第一个国家韩国,实际上从他亲政没多久,秦国就一直开始谋划统一中原之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先对各国采用了离间制衡策略,对内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之后嬴政盯上的第一个国家是赵国,但赵国十分难啃,因为此时的赵国有镇国大将李牧,两国交战之时,打出了“围魏救赵”、“釜底抽薪”等今天依旧广泛运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