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伸伸懒腰,昨晚三个人坐着里倒班盯他,累的我腰酸背痛,我睁大了眼睛盯着屏幕。
监控下方时间到了7:00整。
男人准点起身,还是假装活动,面朝窗户,脚尖朝着固定角度,双手伸腰后放在腹部前。
食指相碰,幅度很大,正常速度肉眼可见。
“祷告,祷告,他在祷告!”程颐兴奋拍桌子指着电脑屏幕,“赶紧侧。”
“侧什么。”我咬手指看着那男人又坐了下去,“他除了会这样,没别的动作了,我们侧个屁。”
“你们家庭心理动力学谁比较好?”陈墨对我俩开口。
“专业第二。”我举手。
程颐弯眉,“专业第一。”
丫的。
这学妹怎么回事?专业成绩怎么这么好?
“你去。”我气馁将手收回。
“你的任务只需要让他睁开眼就行了。”陈墨看似布置了一个简单任务,“只要睁开眼,我们就有办法替换他的时间。”
“整合他空间与时间错位是吗?打时间差?”程颐跟上了陈墨的想法。
“利用他祈祷的时间,做一个流逝的时间塔。”我点头,不得不佩服陈墨的聪明的大脑。
在心理学中,我们把时间归位深度知觉,和速度是同样的道理。
时间是被尝试定位的一个单词。
在时间逻辑中,是时间—能量—宏观态
只有依靠外界关系才能够精准的体现时间的存在。
比如,倒放的磁带。
时间可以逆向倒流。
比如:住在山顶的人,要比住在海平线上的人老的慢。
时间对于身体产生的变化。
再比如:一杯热水变凉
时间正处于流逝。
年轻人坐在房间开口不说话,但能够精准的跳动眼皮,精准的站起来做祈祷。
不是因为他厉害,而是他在计算。
他宗教狂热支撑着他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做祈祷,于是他只能闭眼度秒,依靠室外阳光,依靠头上的表来确认。
当我们把能刻画时间的东西都拿走,那他会出现对时间的判断错误。
陈墨的计划是不想让对方对时间产生错乱。
而是希望对方清楚地认为自己的时间是准确的,但却在无意识之中将自身时间提前。
只要睁开眼。
我们可以将周围空间制造出宏观态,让阳光变得慢,让天空黑的慢,让他头顶的时钟走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