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突然回想起李贤小时候的情形。贤儿自幼十分喜欢读书,读到《论语》中的“贤贤易色”反复了好几遍。

自己问他为什么要读这么多遍,贤儿说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天性喜欢这句话。李治当时听了大喜,在一次内朝会时,忍不住向李勣炫耀贤儿天性聪敏。

贤贤易色,尊重有德行的人,不重容貌。现在看来,李贤在内帷之中却反其道而行之。

李治叹了一口气,其实这些都是小事,他可以置之不管。

贤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在媚娘的教导下,处理事情的手腕和智谋都周全成熟了不少。但是,贤儿和媚娘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李治忧心忡忡,努力创造机会弥补两人间的裂痕,只是这两人都是嘴硬脾气也硬之人,结果都是无济于事。

李治又一次派人请太子过来一起用饭,只是饭厅内的气氛越来越冷。刚开始李治还努力活跃气氛,但慢慢地他也不想说话了,两人根本没有心思听他说话。

对于媚娘说的每一句话,贤儿几乎都是反复斟酌之后给出的答复,中规中矩,语气冷淡就像寒冬腊月的雪花,冻得李治一颗心也跟着凉了起来。

李贤走后,殿内只剩下两人。李治捂着胃,可怜兮兮地看向武媚娘道:“媚娘,我今日没吃好。”

武媚娘“啪”一声将奏章放下,柳眉一竖,脸上闪过怒气,道:“找我干什么,怎么不找你的好儿子?”

李治佯装颓然倒在榻上,道:“可我就是想找媚娘你呀。”

武媚娘又拿起奏章,一边翻看,一边道:“我们母子的事情不用你瞎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