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上头对于温斯和的描写也只有下落不明四个字。
他又拿过户籍,温斯和今年二十岁,于八年前被温立璋所救,七年前收为温家第四子。
曾用名,十九。
可惜照身贴上画像都是几个模子的脸。大盛一般用统一模具来刻肖像,是什么脸型、嘴型、眉形都选模子统一刻出,不会像画师那般一比一细致描绘。
这也就是个清秀的十三四岁少年,根本看不出别的来。
戚延以镇台压住户籍,起身去上朝。
他多日未上朝,早已落下许多政务,尤其是上次查封大盛青楼的政令颁布后,不仅朝中哗然,京都城内也有许多男子持反对意见,联合着匿名按了手印送到府衙,请求收回成命。
戚延身着一袭玄金色龙袍,冷俊面目只有帝王威压之势,不辨喜怒。
他高坐于金銮高处中,听着底下大臣一桩桩的奏报,音色也喜怒难测,淡声给着意见。
下朝后,连日的积累,宫人抱来的奏疏摆满了御案。戚延从前很不喜欢拿在手上又硬又沉的竹简,可如今再也不会介意了,每一份都仔细审阅。
他下过令,给过各地官府一张温夏的画像,要各地官员暗查,一有消息都要立刻禀报。
可翻完了案上一百多份奏疏,戚延还是一无所获,没有人见过温夏。
隔扇门外已是浓稠的夜色,四面都被黑夜笼罩,萧瑟的寒风灌入殿中,四下侍立的宫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戚延双眼疲惫地合上,第一次这般无力地靠坐在龙椅中,许久才起身去往凤翊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