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

却不曾想时间还未到,覃钧就已经将他读过的那些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夫子考举人考了多次都未曾中第,家中银钱也几乎耗费殆尽,看着操劳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夫子最终选择了放弃乡试,回到镇上开了一家学堂,把这份渴望投递到了自己的弟子们的身上。

只不过他虽然教了二十多个学生,却没有任何一个让他感到眼前一亮的。

原以为这辈子就会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去,却不曾想遇到了覃钧这样的一个天才!

夫子直接免了覃钧的束倏,直言第二天就可以带着拜师的六礼来学堂学习。

自此以后,覃家三郎改名覃钧,夫子赐字衍之,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读书人。

然而,在这个年代,想要读书是极其费银钱的,虽然夫子免了覃钧的束倏,但念书所需要的笔墨纸砚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覃家为了供养覃钧,几乎是耗尽了家财,原本就紧巴的日子变得越发的拮据了起来。

但好在覃钧十分的争气,年仅十五岁就已经考中了秀才,甚至还考了个案首回来!

覃家一时之间改换门庭,成了耕读之家,甚至还直接因为覃钧秀才的身份,免去了家里面八十亩田地的税收。

覃钧如此的出息,覃老头,覃老太几乎是热泪盈眶,直言道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继续供覃钧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