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帅跟在后头嘀嘀咕咕,儿子认生不是事儿,又不是熟悉不起来, 只要家小在城里安顿下来,不出三天他一定能听到儿子喊爹。
他还就不相信了,那么大一个人还能斗不过一个小娃娃?
应天府处处欢天喜地, 将士们接连好些天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
不过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高兴,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道理放到城池上也一样, 打下来一次容易,难的是长久的守住。
沐青对接下来的生活很是期待,不过期待中还夹杂着些许忐忑。
朱老爹拿下应天府,官职是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也就是韩宋政权在江南地盘的一把手。虽然离他被封为吴国公还早着,但是勉强也称得上是一方诸侯。
先来梳理梳理现在的情况。
朱老爹东边是张士诚,西边是徐寿辉,北面是刘福通,南边是元军。四面八方看上去都家大业大,他们夹在中间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就像那风中残烛一样随时可能被吹灭。
但是有句老话说的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朱老爹这儿都那么“忧患”了,没道理活不下去。
刘福通在北边和朝廷硬刚,有红巾军的主力牵制北边的元军,长江以南的压力会小很多。
简单点说就是,这边只需要和本地的元军和地主武装作战,官兵不给他们找麻烦,他们就能安心内斗了。
徐寿辉的大宋鲤鱼打挺大翻身,前一年已经被赶进山沟沟里东躲西藏,现在则是杀的官兵落荒而逃,攻城略地时那叫一个势如破竹,神仙来了都挡不住。
陈友谅前年加入徐宋大军跟着打了一年的游击,这会儿大概是触底反弹,接连攻占中兴路治下沔阳、潜江等好几座城池,镇守武昌的大元威顺王逆江而上前去镇压,结果被陈友谅打的屁滚尿流,几个儿子全部命丧汉川,他也被迫离开了镇守三十年的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