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的时候,因为某些知名不具的原因,人口凋零,人丁短缺严重。”
“虽然人丁不够用,但是该干的活确实一点儿都没少——有些情况是不会因为客观条件的改变而随之改变的。”
“所以,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人来服徭役,清朝初年的时候,当时的清朝政府甚至一度实施将已经去世的人的服役负担,平摊到当时还活着的人的身上。”
换句话说,当时那些还活着的人,不仅需要履行自己的每年的服役义务,甚至还要替那些死了的人服徭役。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每年需要付出的徭役时间大大的增长了,社会矛盾一时间极为尖锐。
季
驰光:“虽然,在康熙掌权时期,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不加税的政策来缓和社会矛盾,甚至还做出了‘永不加税’的承诺,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政策仅仅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所谓的丁银政策。”
“丁者,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人丁,所谓的丁银,其实就是人头税。”
原本还没明白所谓的摊丁入亩究竟是什么意思的人,听了这话,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不就是人头税吗?
这种制度的存在历史可太久了。
汉代就有按年龄和人头来计算的口赋和算赋,南朝时称为口钱,北周时征过丁庸,宋代有征身丁钱或丁米……
历朝历代收税,都逃不过一个丁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