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记载,他好察边情,甚至多次委派东厂的人去并观察看实际情况,并且发出了如下感慨——”
“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
“可见,他并不是什么被糊弄得厉害的糊涂皇帝。”
“所以,崇祯陛下,你好好想想,你哥让你去重用魏忠贤,真的只是脑子糊涂了吗?”
崇祯一朝。
宫外的文官们听得胆战心惊,宫内的崇祯皇帝若有所思。
对呀,他哥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真的死前糊涂了?
季驰光:“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叮嘱的——”
“谕以魏忠贤、王体乾忠贞可计大事。”
“朱由校并没有跟弟弟说这个人有多大的本事,而是认真的告诉他,这两个人忠心。”
“换句话说,天启把魏忠贤抬上来,看重的从来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少,而是看这个人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价值。”
“史书中的魏忠贤目不识丁,他不认字,不懂得附庸风雅,自然不可能和东林党人搅和到一块儿去。”
“一个识文断字的太监,是和张居正搅和到一块儿的冯保,为了避免再出一个冯太监,朱由校特意挑了不认字的魏忠贤。”
“也就是说,魏忠贤没有机会和文官勾连,看似凶恶,但其实只能够依附于皇帝,是朱由校留给弟弟的最好的一把刀。”
崇祯傻眼了。
被点醒之后,他才终于慢慢的回过神来,也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