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的话,母亲身边就有亲生儿子撑腰,日后的日子也不会难过。

只是嫡母向太后怕是要不满被生母压过去,因此她一直都反对简王为继承人。只是她没有亲生孩子,所以退而求其次,一心想要册立对她一直都很恭顺的端王弟赵佶为帝。

一面是朝

臣和生母的请求,一面是嫡母的施压,压力像潮水一样涌过来,宋哲宗两头不讨好,里外不是人,因此一直都犹豫未决。

没想到天幕会出现,更没想到它居然还会提到赵佶……

宋哲宗心中千回百转,最终下令:“来人,传我的命令,端王此前行为无状,御前失仪,让他先在府中禁足反省——再叫捧日军先围了他的府邸。”

不管日后如何,至少现如今,赵佶得的评价是不好的,以防万一,把他先关在府中吧。

若天幕讲了,赵佶将来真是个好皇帝,那他便将他放出来,立作继承人,亲手给他写一纸传位诏书。

宋哲宗如是想。

……

季驰光:“王安石变法,可以说是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必然,确实有着不可取代性和必然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它最大的问题也暴露无遗,那就是操之过急——王安石新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弹,整个社会甚至没有多少人愿意支持这项变法工作,全靠皇权强压。”

“都说了没有多少人愿意支持,那我们心直口快的苏轼肯定就不会参与其中。”

“于是,苏轼回到朝堂没多久,就跟当时的大佬王安石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