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水断:真是让人难以置信……那可是胡亥呀,让人怀疑他妈是不是把孩子扔了,养大了胎盘的存在啊。】
“三个能进行政变的人里面,最开始动心的人其实只有赵高。”
“赵高和李斯不一样,李斯和秦始皇一家的关系非常密切,他的女儿都嫁给了秦始皇的公子,而他的儿子也都娶了公主,所以哪怕皇位斗争斗得再怎么厉害,李斯都是稳坐钓鱼台的男人。”[2]
“赵高虽然是中车府令,又是嬴政的心腹,但是论咖位,他是远远不及李斯的,因此,秦始皇的诸位皇子当中,唯一和他往来颇多的就只有胡亥。”
“根据史书记载,胡亥早年跟在赵高身边学习狱法,除此之外,赵高还教导他写字,两人是夫子与学生的关系,往来一直很密切。”[3]
“相比于大公子扶苏,赵高肯定是更倾向于胡亥的。”
“于是,赵高
找到了胡亥,说了以下这一番话。”
“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柰何。”
“这句话说中了胡亥心里的重点——秦始皇没有采用分封制,所以他们这些公子都没有封地。这种事情亲爹还活着的时候当然不急,但是亲爹已经走了,就剩下大哥,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赵高最想点醒他的是什么?是想让他知道——”
“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他是最受宠爱的十八公子,可是陛下死了,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是他的大哥,公子扶苏也有自己的孩子,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胡亥如今已经不算什么了,身份迅速贬值的同时,下半辈子的着落还没有。”
“这个时候,胡亥是怎么回答的?”
“他这个时候给的答案那叫一个标准体面。”
“他说:固也。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
“上面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圣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圣明的父亲最了解儿子。父亲临终既未下命令分封,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就按照父亲的话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