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哀帝心里有愧,看着陷入战乱中的百姓,心痛难忍,竟然就那么去了,而荀华,在失去了自己效忠的陛下后,荀华本还想协助年幼的太子重新稳定天下,可天不遂人愿,荀家三字,荀华的庶弟,荀越,加入了起义中。
荀家一生清贵,忠心耿耿,以治学、辅佐君王治理江山,为百姓奔走为己任,可现在却出了这么一个要推翻他们所效忠的君王的人,荀华与荀越争论不下,最终气得拂袖离去,带着荀家归隐,收容被战火波及的百姓,教导他们的孩子,不参与那些战争。
最终,荀越夺得了中原领土,改国号为大明,南疆与戎狄自立为王,形成了如今三分天下的局面。
而荀华,就是这个时候,被荀越给请了回来,请求他担任丞相,协助他共同治理大明,是已成定局,荀华无奈之下,接受了荀越的旨意,却拒绝了丞相之位,只领了个虚职,不去触碰权势,继续着他们的治学。
可自家出了个乱臣贼子,改朝换代这样的事儿,对于清绝脱俗的荀华,却始终无法迈过那道坎儿,思过庵,就是荀华建的。
虽不是他亲手毁灭了前朝,可他始终觉得,他身为嫡长子,却忙于朝政民生,疏忽了对庶弟的管教,才叫他生了那般心思。
思过庵,是他建来自省,对荀家列祖列宗忏悔,为百姓祈福而建的。
最终,在天下太平后,没多久,就病逝了。
俞文锦又想到了那句对荀家的评价,“百年书香门,袖手握乾坤。”
还真是一点儿都不虚的。
这荀家,助太子夺嫡登位,辅君王把持朝政,治理山河,弃权势一心治学,无论哪一个点,都绝对能担得起这句:百年书香门,袖手握乾坤。
即便这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只是前程似锦那位大佬笔下书写的一股故事,可俞文锦却无法不动容,无法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