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安州城里如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诚一起, 安州足,房家不倒传家富。安州房家的诚一粮行和诚一钱庄开遍全国,而诚一的老板房家, 如今已然是安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富商。不过人们不知道, 房家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明面上的掌柜罢了,而那背后走通全国商网的,才是诚一真正的东家。

安州城欢喜客栈, 这位运通全国的诚一商号真正的掌柜, 此时正坐在内堂屋中看着手中的书信沉思。

“阿棠,这么晚还不睡?”欢喜客栈老板娘洪三娘推门而入, 走过去为她拨亮烛芯。

“这就来了。”将信放在烛火上点着, 伏案的人对着她笑了笑:“累坏了吧。”

“还好。”如今欢喜客栈的分号已然开进了京都城,洪大掌柜每日只处理些货调走账的事物,饶是如此亦然繁重。

“那事如何了?”

“都打点好了, 湖州至雍州一路沿线,再就是末关二州。茶馆酒肆、客栈书舍、田间地头,有人的地方便有流言蜚语, 等京都城流言漫天那一日,他就是想查也有心无力。”陶依轻蔑一笑, 就算查又如何,当所有人都传说一件事时, 它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在每一次每一句的口口相传中, 它便已经印证成真, 起码造成的既定影响已经生成。

洪三娘对待做生意倒是在行, 至于她们姐妹这些谋划, 她并不太懂。她走上前揉起陶依的额穴, “别太操劳,看你近来都瘦了。”

这几年开粮行钱庄客栈,这人哪一项都是亲自忙碌的,还有侯伯川的镖局她也忙活了不少,每日这般劳心劳力,洪三娘是真担心她的身体。

“你每日补汤药膳这么盯着,我哪里瘦?反而感觉精神越来越好了。”说到补药洪三娘就想到她大嫂前些日子来说的话。“大嫂让人又送来了药,这次我们俩都有份。”

“咱们俩?”

“对呀。”洪三娘叹了口气,继而无奈笑笑:“咱们俩成亲这么多年也没个孩子,生意又越做越大,大嫂能不急吗。”

“唉!”陶依摇摇头,跟着无奈一笑:“也难为大嫂这么多年跟着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