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黎朝尚武,历代皇帝杀伐果决且好以战养战,民生并不算十分安泰。元怿近来通读兵书道法,道家并不主战,其战争观点皆以“仁”“和”为上,每每读到此处,她便会想起自己那几位叔伯和她父亲。鲁王残暴狭隘泰王贪享安乐,都不是继承皇位的合适人选。六叔最肖先皇,当得开国之君却并不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守成之君。而自己那表面闲散安逸实则韬光养晦善用仁术的父王,似乎更适合此时黎朝的境况。

这般想着,她便总想起过去她爹对她说过的话,原来自己过去竟是从不曾了解过他,他的雄心抱负直至今日,元怿似乎才略有所感。每当这时她便有世事沧桑之感,若人生如书,有些孩儿可能终其一生亦读不懂父母之书。她的爹娘,亦是这几个月来听得漠城所述,回忆从前种种,才慢慢了解一二,关于她父亲的志向母亲的愿望。

可惜,她永远没有机会去向她的爹娘陈述诉说,此时对他们的理解与怀念。

夜半时,元怿还是会经常从梦中惊醒,每到这时,她便会拿过枕头旁放着的香囊,上面淡紫色的海棠花纹路仍旧清晰,而绣这花色的人却已不再。

“阿姐,我会好好活下去的。”

春暖花开之时,元怿的七十二路剑宗已完全掌握,只需勤加练习即可。每日同道门弟子听经,则是她现下最喜欢的事情,只有在那时她才可以暂放旁念,静下心来感悟天地自然。

这日用过午食,元怿取过桌上的《六韬》细细研读。此书在宗学里需入得谋善堂后,先生才会深入讲解。元怿年纪不到,还未得入堂资格,故而只通读过却并未深学。起初她以为这只是本兵书,但近来她白日听经后再研读此书,发现其内中博大精深对治国及兵谋权论,并非自己独个儿能全部参研明白的。好在道元真人通贯古今,不懂之处还可向他请教,数月下来亦有所成。

“元怿!”

正当她准备静心读书时,房门被人一把推开,元怿讶然看向来人,“师父?你回来了!”漠城十余天前下山办事,今日一回来便直接来到元怿这里。

漠城缓了口气:“我找到陶依了。”

元怿几乎立时从座上弹起,“她在哪里?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过得还好吗?”

漠城倒了杯水给自己灌下,冲人摆手道:“你先别急,听我慢慢说。”

漠城一杯水喝干,元怿又替他倒上,他这几日快马加鞭穿越了半个黎朝,可真把他累坏了。

“师父,您再喝点水,陶依还好吧?”

“好,很好。”

听到她好,元怿先松了口气,一颗心总算落了地。漠城连喝两杯水后开始说起这些日子的经过。原来那日他离开时,就是听天凉观出去的云游道士回来说,在一处地方看到了像他想要找的人。漠城离开时并未告诉元怿,就是怕一旦有假,让她空欢喜一场还落得更担心。而那道士找到的确实不是陶依,而是护送陶依离开的汉王近卫梁义。

当日陶依一行被朝廷暗卫追杀只剩她和梁义,两人被逼跳崖后却意外没有死。梁义为了保护陶依,孤身一人引开追兵,却难敌暗卫追杀,还是那云游道人将他救下,这才保得他一命。漠城问过道士两人相遇的地点,安州境内最有名的山自然是清泉山,漠城顺着这个线索一路寻去,终于在欢喜镇上找到了女扮男装藏在欢喜客栈里养伤的陶依。

他本想单独找陶依说话,奈何欢喜客栈的人倒是真热心善义,竟让他找不出单独接近陶依的机会。恰逢此时官兵搜查客栈,彼时陶依身份未明,与客栈众人又相识不久,漠城无法只能现身引开追兵,将人一直引到关州口。黎朝兵将无诏不得出关,无奈那些兵士只能悻悻而归。

“我估计他们现在没准以为你们已经出了关去。”

元怿听罢一时沉默无语,追杀、跳崖、受伤,这几个字眼听进她耳中却扎在她心上。那可是陶依啊,她们所有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没受过一点委屈的小妹妹,如今刚刚及笄,就要承受这些。

漠城看出她心疼,叹道:“虽然吃了些苦头,但起码她还好好的活着。”

“她现在怎么样了?”

“我走的时候她已经能下床了,我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从关州离开后绕道回来,并未再去欢喜镇瞧她。”

“欢喜镇……”元怿喃喃念道,稍想一刻,她忽然起身,“师父,我要去找她。”

漠城点点头,他早知道若是元怿知晓了陶依的下落,定然是一刻也等不了的。“你再等几天,他们刚搜查过欢喜镇,可能再搜捕一次便安全了。”元怿刚想说话,漠城仿佛知道她要说什么般,“你放心,你那个妹妹女扮男装还像模像样的。”漠城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禁笑了笑:“真是姐妹俩,倒是聪明,不过陶依比你可要机灵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