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PICU-第二季 青容 2634 字 2023-08-10

见到一个年轻医生跟他们开玩笑,学生们没当回事,领头的问:“请问杨主任在么?我们是来报道的实习生,我是组长。”

“巧了,我就是杨主任他本人。”

“啊……”

学生们三言两语地跟他问好,对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主任印象不错,年轻帅气性格温和很好说话的样子,但PICU的大门在身后缓缓阖上的下一分钟,此人显露了他凶残的一面。

“先说好,你们身处的科室是全院最辛苦的地方,我的理念是能干就干,不能干就在旁边看,但是站旁边不要挡着别人干活。要时刻记得这个科室的性质,危重,全是危重病人,有把握再上手。”

“PICU的排班和其他科室不同,要跟紧自己的带教老师,他们睡觉了你们才能睡,如果他们醒了,你们也要第一时间跟上去,别让我看见全世界都在忙只有你躺着。”

“你听到的这些仪器的声音,不光是那些小小的生命在挣扎的声音,也有死神的敲门声,你们要做到能从很多声音里面辨别出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你需要迅速处理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PICU就是这样的要求。”

“在这个科室,生命流失的速度是你想象不到的快,当然了,钱也是。别像不要钱一样肆意挥霍,你摸过的每一样耗材都会算在病人头上,进来这里已经需要花很多钱了,不要浪费。”

“我一向都认为高标准严要求才能锻炼出人才,你们如果能从PICU顺利出科,那这个医院的其他科室就像度假村一样,希望你们劫后余生,高高兴兴地从我手里离开。”

杨朔的训话使得这群实习生的面色越来越灰暗,学长们口中流传的“玉树临风大魔王”果然名不虚传。

每个医生带学生都有自己的风格,杨朔的理念是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只有人多了才能在里面挑到好的,以数量取胜。但穆之南不一样,他说自己没那么多精力,反正都是一片空白,教一两个教到好用就可以了,以质量取胜。

这天下午,杨朔带着他的羊群,穆之南带着他的精选,一起来到了18楼儿科会议室,参加娄可的病例分析会。

娄可小朋友这次在儿内科住了差不多一周,把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其中不乏一些有点痛苦的侵入性检查,方轶康主任觉得这个病例有必要开个会讨论一下,他甚至还联系到了省儿童医院接诊过娄可的医生,远程参加。

这是个专家云集的病例分析,会议室里满满当当都是人。

儿童医院的医生介绍完了娄可的就诊记录,总结道:“在我们科室住院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也接诊过不少被怀疑生病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做好了检查排除问题就没事了,有几例确实存在其他方面的疾病,也已经得到妥善治疗。这个病例确实不一样,其他就不说了,就我自己的感受,我们平时正常状态是把医学术语翻译成白话,说给患儿和家长听,而不是像娄可妈妈这样,把我们拐弯抹角组织好的语言再总结成医学术语,刚开始我以为她也是同行,结果不是。”

在场的接诊过的医生频频点头,大家都是同样的感受。

管床医生宋安说:“我那天注意到,娄可妈妈留的紧急联系人电话,其中一个是自己的父亲,我就试探性地打电话过去,旁敲侧击问了一下娄可妈妈的情况,老人家说,没生孩子之前,她自己就这样,一直怀疑自己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病,频繁去医院看病,后来有了孩子,她自己就不看病了,前两年还好,就最近这两年,又开始了频繁带孩子看病。我问他,看病也不是免费的,家里的财力支持这样么?他说,女儿对医保报销的政策条款非常明确。”

“对,这一点值得注意,说明她并不盲目。”儿内科方主任点评道,“其实开这个病例分析,是想综合各科室以及外院接诊过的医生,得出一个确切的诊断。那天大查房,我当着所有医生护士和学生的面提出可不可以单独和孩子聊几句,可能是人很多,娄可妈妈没好意思拒绝,之后我们和娄可聊了很久,他几乎每句话都以‘妈妈说’为开头,妈妈说他生病了,妈妈说他这里或者那里疼,但他在幼儿园不疼,在小区里玩的时候也不疼。”

说到这里,大家也都差不多明确了,娄可经历过几次住院,大大小小的检查全都没问题,大概率是真的没生病。

方主任的视线转向后排:“同学们有什么意见么?趁着这个机会我们来探讨一下。”

会议室人很多,椅子已经摆不下了,很多学生都是站着的,勉强挤在前排的杨亚桐问了一句:“是不是妈妈的精神方面出了问题?”

听到自己学生突然发言,穆之南半侧过头,看了他一眼,杨亚桐察觉到了这个意味不明的视线,闭上了嘴。但杨朔却鼓励了一句:

“说一下你的想法,那位同学。”

“是……妄想症么?她总觉得自己或者孩子有病。”

“妄想症要怎么判断?”杨朔问了一个超出儿科范畴的问题。

杨亚桐答道:“评估精神状态,妄想障碍患者除了妄想之外,精神意识水平通常是正常的,同时还要排除其他诱因,如身体疾病、药物影响等。妄想症通常是根据妄想的内容分类的,比如被害、嫉妒、夸大等等……”

看得出这是个学霸,旁听的心理科常主任也没发现什么漏洞。

之后又有很多医生发表了个人看法,诊断基本上都集中在精神方面。

杨朔听完,总结道:“疑病当然是妄想性障碍其中一种症状,但我觉得,针对这个病例,还可以大胆一些,娄可的妈妈各种行为都符合孟乔森综合征和代理孟乔森综合征。”

这是个在国内很少被确诊的精神疾病,对它的了解基本都来源于国外的文献,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娄可妈妈反复多次就诊,在儿子住院期间,时不时地向医生提出他身体发生了哪些异常,即使通过检查都证实了孩子一切正常,她也不愿意相信,频繁转科室转院治疗,从这些典型特征,已经可以做出确切诊断。

这个病例,以方主任下了娄可出院,建议娄可妈妈转入精神科治疗的医嘱作为收尾。

会议结束,李靖和杨亚桐跟着穆之南一起下楼。